一、部门联动配合,为资助工作提供强有力保证。
该县建立“县、乡、校”三级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体系。负责领导全县相关工作,各级、各部门均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联动配合,加强管理。在完善管理的同时,该县还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资助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对资助政策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立即整改;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年终给予表彰。
二、分类资助,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资助体系。
一是做好学前教育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发放工作。今年6月份,在对全县符合资助要求的35个普惠性幼儿园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城区12%、农村13.7%、边远农村16%的补助比例,每年每人1000元的发放标准,对全县符合条件的810名困难幼儿进行困难补助。此次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资金81万元。
二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经财政、教育部门摸底,确定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人数为4392人,按每生每学期小学500元、初中625元的标准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014年春季共发放补助资金244万元。
三是抓好职业教育助学金发放工作。按每生每期750元的标准,向中等职业学校所有一、二年级全日制在校生90人发放国家助学金。2014年春季发放职业教育助学金6.75万元。
四是做好高中助学金发放工作。根据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从2010年秋季开始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有关要求,按在校生20%的平均比例、每生每期平均500至1500元的标准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2014年春季共发放助学金28万元,惠及学生377人。
三、阳光规范操作,确保资助工作高效透明。
制定了资助管理流程,为顺利推进资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并以通道侗族自治县政府门户网为载体,建立起了规范化、透明化的资助监督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资助工作的公正化程度。
在资助过程中,坚持“阳光资助”,坚持公开资助政策,公开工作程序,公开资助对象“三公示”制度,使各项资助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下运行。在服务过程中,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程序,受到家长及学生的普遍赞同。
构建立体化学生资助体系,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扎扎实实把这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抓好,将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