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是个贫困的山区农业县,县财政是典型的“小财政”“吃饭型财政”,总量小、人均少、质量低,但该县财政局始终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指导思想,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2011年来,县财政局一直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围绕群众需要,打造民生财政,让“钱”真正用到实处,“真金白银”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2.21亿元,其中用于就业、教育、扶贫、医疗等社会民生领域支出高达31.7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75.2%。
  惠农补贴鼓民劲
  让“财政之力”与“民生之需”最短距离对接,充分用好惠农补贴,让农民参与农业生产更有劲。实施惠农资金改革创新管理,不断规范和完善发放程序,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将涉及城乡居民的各项补贴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实现了财政惠民补贴资金城乡领域全覆盖,达到了发放职责更明确、资金更安全、百姓更满意的目标。同时,成立专项督查组,进村入户,开展横到边、纵到底的督促检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惠民补贴资金100%落入“民生盘子”。3年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3.05亿元,涉及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危房改造、农村低保等50项,惠及民生达30多万人次。2013年,县财政局率先在怀化市开通惠农资金网银支付系统,实现了惠农资金由财政国库直接到农民银行账户的发放模式,直补资金一步到位,减少了发放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目前,已实现义务兵优待金、城镇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移民后期扶持安置等33项惠农补贴项目,纳入网银支付管理,发放总金额达1.03亿元。
  扶贫攻坚助民富
  紧紧围绕发展贫困乡村和致富贫困群众的目标,以瞄准扶贫对象、突出扶贫重点、完善扶贫机制为手段,全力支持扶贫攻坚。在准确掌握全县贫困人口数量、分布和贫困原因的基础上,增强扶贫投入的针对性,为贫困人口建卡立档,将财政资金瞄准贫户、找准贫“根”,“对症下药”,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大力开展扶贫资金担保贷款和合作社担保贷款扶贫,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化扶贫。同时,强化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将资金使用绩效、监管效果与资金分配挂钩,加强社会和行政监督力度,促使扶贫资金信息全方位公开,建立扶贫资金跟踪问效机制,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
  3年来,共整合扶贫开发资金8000多万元,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00多人次,在全县53个扶贫村中,硬化村级道路640多公里,新修塘坝15口,维修加固水库21座,建立富晒刺葡萄、红心猕猴桃、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120多个,推动全县贫困村人均年增收2200多元。
  一事一议暖民心
  为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县财政局将“群众急盼的“最后一公里”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作为强农惠农利民的“民生工程”来抓,始终按照“群众自愿、民主决策、量力而行、合理奖补”的原则,做好每一个建设项目的奖补工作。采取“一事一议”筹资和财政奖补相结合的办法,用足用活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环境,推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年来,共筹集各类资金5316万元,实施“一事一议”建设项460个,新建与硬化村组公路256条、总长227.78公里,修建渠道59条、总长45万米,维修山塘33口、新增库容量177万立方米 ,新建人饮工程6处,其他水利设施项目62个,受益群众达15万多人。
  支持教育强民智
  认真落实“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千方百计保障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3年间,共完成投入教育专项资金1.26亿元(其中县本级3220万元),重点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学前教育等事关教育长远发展。其中:投入1250万元新建和改造城乡公办幼儿园14所,面积达1.25万平方米;投入4040万元修建合格学校24所(县本级安排2500万元),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投入2254万元(县本级安排500万元),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26栋,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为2.35万名农村贫困寄宿生、3.3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分别发放生活补助资金1156万元(县本级安排220万元)、营养套餐补助资金3039万元。同时,为提升高中办学质量,投入780多万元,专门用于县一中和县民族中学教学办公设施添置与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建设。
  投入就业惠民生
  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经济强县、建设生态长寿苗乡”的战略目标,积极支持全民创业就业工作。首先,严格坚持“先建制度、后拨资金,先规范、后运作”的就业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支出范围标准,规范资金发放程序,提高创业就业资金的使用效益。3年来,通过对创业就业资金的整合,共安排全民创业就业引导专项资金7216万元,主要用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领域。同时,积极开展各项专业职业培训活动,培训农民工及企业下岗职工5956人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6094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3174人次,新增劳动力就业转移8295人次。其次,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审批工作,制定了《麻阳苗族自治县促进就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发放对象、简化了办事程序、降低了贷款门槛,现已为 3860名各类创业者发放了小额担保贷款14264万元(其中为1297名女性自主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6313万元),即:为3625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2982万元,为139名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875万元,为58名大学生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299万元,为28名失地农民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67万元,为10名城镇退伍军人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1万元。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