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钦州市钦北区以人为本,注重方式方法,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一事一议”建设,推动该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
2013年,钦北区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6929万元,共完成项目211个,其中村内道路建设项目119个,修建道路213公里;村民活动文化中心87个,面积共3.85万平方米;村级公共卫生建设项目5个,面积135平方米;受益人口达23.5万人。
小补助推动大建设。2013年,钦北区共获得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260万元,整合支农等资金,充分调动交通、林业、水利、文化、基层建设等主管部门的积极性,撬动4300多万其他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政府得到了民心,农民得到了实惠。在成功建设一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后,广大村干部和村民转变了观念,从以前的“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农村呈现出“干部带着群众干、群众催着干部干、一村赛着一村干、村村组组搞建设、家家户户得实惠”的喜人景象。农民群众自发组织会议讨论项目,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建设幸福家园的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该区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政策得力惠及千家万户。钦北区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作为该区一项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了各镇、村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层层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确保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取得实效。2013年,钦北区共硬化了50千米的村内道路,同时修建了20个垃圾收集点,原来“脏、乱、差”的环境焕然一新——垃圾有人管,巷道有人扫,晚上有路灯,村民出行方便,生活舒适。
严规范推动资金有效使用。一是为保障项目实施过程阳光化,区里和乡镇都专门成立了“一事一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实施。二是各项目村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报项目建设情况,严格遵守项目规划、申报、审核、审批、实施、验收、资金拨付和档案管理等工作程序,采取设立标示牌、村务公开栏等形式,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做到顺民心、合民意。三是设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专户,建立健全报账程序,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拨付奖补资金,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动态跟踪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去向,防止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真正使项目程序操作到位,资金监管落实到位,议事程序监督到位,项目资料整理到位,确保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较好地破解了村级公益事业‘事难议、议难行’的困境,也改变了镇村干部过去想为群众办事,但缺少资金而束手无策的尴尬。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长期困扰村民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意见少了,基层乡镇的工作也比过去好干多了。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