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养殖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
  “种植富贵籽,收入不比养猪少,心情比养猪好。” 近日,武平县东留乡生猪养殖拆除户王元金,乐呵呵地对笔者说起了去年拆除猪舍后,把资金投入到大棚种植富贵籽的感受。
  在东留乡,像王元金一样通过乡、村干部上门做思想工作,转变了“只有养猪才能致富”的观念,拆除了违建猪舍,踏踏实实“转产”搞起了野生花卉种植的已经有20多户。
  随着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引导生猪养殖户转业转产的工作显得更为迫切。武平县在推进养殖业治污工作过程中,将引导养猪户转产转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重要推动力,为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该县制定了鼓励生猪养殖户转型发展的补助办法,重点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项目的支持,扶持生猪养殖户向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主导产业转产转业;并依托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养殖户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对于养猪户转岗转产,林业部门将提供花卉等苗木,农业产业部门开展培训班,对养猪户进行培训,以确保养猪户在猪场拆迁后能有新的经济来源。
  现在已经改行从事酿酒生意的永平乡帽村村民方德生说,当时乡政府要求养殖场拆迁时,“心里很纠结,不知道拆掉后干什么”。方德生说:“后来政府有补贴,猪价又长期低迷,一咬牙就试着开始酿酒,现在看来酿酒的收入不比养猪差。”
  武平县治污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目前全县已拆除禁养区内养猪场325家6.93万平方米,削减生猪存栏约8.6万头。随着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的稳步推进,为了满足更多农户的转产转业需求,全县根据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发展特色,结合养殖户自身发展实际,已组织各类培训推介会10余次,参与人数3180多人次。接下来,该县还将分产业、分区域、分阶段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转产转业技能培训,鼓励养殖户结合当地主导产业,转产发展养兔、养蛙、养鸡、养花等产业,强化结对帮扶,确保更多的农户实现转产转业。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