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cpa科目建议考试顺序如何搭配更高效?
核心原则:先基础后延伸,关联科目组合考
1、零基础考生(3年拿证方案)
首年:会计+税法
理由:会计是cpa核心基石,与税法(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知识点重合度超40%,同步学习可互相印证。
次年:审计+经济法
理由:审计依赖会计基础,经济法侧重记忆,平衡逻辑与背诵压力。
第三年:财管+战略
理由:财管公式与战略风险管理模型互补,适合后期攻坚。
2、在职考生(2年速通方案)
第一年:会计+审计+税法
理由:三科形成“财税审”闭环,会计分录支撑审计流程,税法补充实务操作。
第二年:财管+战略+经济法
理由:计算(财管)、框架(战略)、记忆(经济法)三类科目交替学习,避免疲劳。
3、冲刺多科考生(1年挑战方案)
推荐组合:会计+税法+经济法+战略
理由:会计与税法强关联,经济法与战略偏记忆,适合高强度突击。
二、cpa各科目特点是什么?
《会计》(难度★★★★★)
特点:内容庞杂,核心为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收入准则。
《审计》(难度★★★★☆)
特点:逻辑性强,语言抽象,需结合实务案例理解。
《财务成本管理》(难度★★★★☆)
特点:公式密集型,计算量占卷面80%。
《税法》(难度★★★☆☆)
特点:政策变动频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为高频考点。
《经济法》(难度★★☆☆☆)
特点:法条记忆为主,公司法、证券法占分超6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难度★★☆☆☆)
特点:框架性知识多,主观题占比70%。
三、2026年cpa备考如何分阶段规划?
阶段一:基础筑基
目标:完成会计、税法第一轮学习,掌握核心分录及税种计算。
工具:教材精读+基础班网课,搭配章节习题巩固。
阶段二:强化突破
目标:主攻审计、财管公式推导,经济法法条集中背诵。
策略:
会计/审计:每日1个综合案例(如收入确认+审计调整);
财管:每日10道计算题(重点练资本成本、本量利分析);
经济法:早晚各30分钟背诵公司法核心条款。
阶段三:冲刺模考
全真模拟近5年真题,限时训练答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