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0基础考生遵循“三年三步走”原则,结合科目关联性与难度梯度:
1.首年双科组合
会计+税法: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知识点与会计账务处理重合度超60%,如会计“所得税费用”与税法“纳税调整”直接联动,双科同步学习可避免重复记忆。
替代方案:若时间紧张,选会计+经济法,利用经济法条文记忆调节会计的分录训练压力。
2.次年进阶搭配
审计+战略:审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测试”与战略“风险管理框架”内容重叠,搭配学习效率翻倍。
冲刺选择:全职备考可挑战审计+财管+战略,但需日均投入4小时以上。
3.末年轻松收尾
财管+经济法:财管公式模型(如现金流折现)需集中攻坚,搭配碎片化学习的经济法,平衡强度。
避坑提示:勿将《审计》与《财管》同考——前者需深度理解,后者需高强度计算,易导致思维疲劳。
二、cpa各科目核心特点及2026年备考重点是什么?
cpa考试各科目科目特性拆解
1.《会计》:核心难点在长期股权投资(分值18%)、合并报表(分值22%),需掌握抵消分录逻辑,0基础建议预留350小时。
2.《税法》:聚焦“三大税种”——增值税(综合题必考)、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2026年需关注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
3.《审计》:实务性强,重点突破“审计证据收集”(函证程序)、“风险评估”(舞弊三角模型),结合上市公司审计案例理解。
4.《财管》:计算密集型,资本成本计算(WACC)、现金流估值(DCF模型)占主观题50%,需熟练使用机考公式编辑器。
5.《经济法》:记忆为主,核心锁定《公司法》(股东权利)、《证券法》(信息披露),背诵“票据抗辩”“善意取得”等高频法条。
6.《战略》:框架化学习,掌握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