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商品交易类预收款
预收款项的主体是销售合同相关的预收资金,具体包括:
预收货款:如制造企业收到客户订购设备的30%定金(如50万元),合同约定3个月后交货;
预收购货定金:零售商收取加盟商10万元品牌授权定金,后续以货物抵偿;
预售卡款项:健身俱乐部预售年卡,收取会员费20万元,按月分摊确认收入。
2.服务与工程类预收款
预收服务费:教育培训机构收取学员课程预付费15万元,分12期确认收入;
工程预付款:建筑公司承接市政项目,预收政府工程款300万元,按完工进度结转收入。
关键要点:
时限性:预收款需在1年内以商品或服务偿付,超期需重分类为“递延贷项”;
负债属性:未履约前不得确认为收入,避免虚增利润。
经济意义:从资金流到产业链话语权的透视镜
1.现金流优化器
预收款项实质是无息融资工具,可缓解企业运营资金压力:
降低融资成本:制造企业预收30%货款(如200万元),减少短期借款需求;
加速生产周转:服装厂通过预售春装收款500万元,提前采购面料投产。
2.产业链地位指示器
强议价能力标志:预收款项占比高(如家电企业预收款占流动负债40%),表明产品供不应求,对下游有定价权;
弱议价能力警示:预收款极少且预付账款占比高(如某零件厂),反映依赖上游供应商,资金链易承压。
案例对比:
龙头房企预收房款占负债60%,资金充裕可支撑新项目开发;
小型贸易公司预收款仅占负债5%,需垫资采购,现金流长期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