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资产:资源的“占用形态”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按流动性分为:
流动资产:预计1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源,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例如,某医疗企业资产负债表列示“存货”200万元,附注说明“其中50%为即将过期的药品”,提示管理层需加速库存周转。
非流动资产:长期使用的资源,如固定资产(厂房、设备)、无形资产(专利)。某新能源企业固定资产净值5,000万元,附注披露“研发设备占比30%”,凸显技术投入力度。
2.负债:债务的“偿还压力”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按偿还期限分为:
流动负债:1年内需清偿的债务,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某食品加工厂流动负债500万元,但货币资金仅200万元,暴露短期偿债风险。
非流动负债:长期债务,如长期借款。某建筑公司长期借款1亿元,附注注明“利率浮动区间4%-6%”,影响未来利息支出。
3.所有者权益:股东的“安全垫”
所有者权益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资产,包括:
实收资本:股东初始投入;
留存收益:经营积累(如未分配利润)。某科技公司未分配利润年增40%,附注说明“计划用于智能设备研发”,反映增长潜力。
恒等式验证:资产800万=负债300万+所有者权益500万,左右始终平衡。
财务健康状况:从数据到风险的“诊断书”
1.资产质量评估
流动性分析:流动资产占比60%的农业合作社,可通过快速变现存货应对短期资金需求;
结构合理性:固定资产占比过高的制造企业(如70%),需警惕设备老化风险。
2.偿债能力透视
短期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低于1.5时需预警。某零售企业流动比率1.2,被迫降价清仓回笼资金。
长期指标: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超70%即为高风险。某房企资产负债率75%,通过引入战略投资降至60%,增强债权人信心。
3.资本结构优化
负债与权益配比:负债率50%的科技公司,可通过发行新股降低财务杠杆;
收益分配策略:未分配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需平衡分红与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