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营支撑: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循环(如原材料加工为产品);
周期限定:从货币形态出发,经历生产、销售环节后回归现金形态。
大白话解读
流动资产就像奶茶店的“流动现金池”:
场景1:奶茶店老板的“流动资产清单”:
收银台的5000元现金→库存现金;
微信账户的3万元余额→银行存款;
客户赊账未付的2万元→应收账款;
冰柜里的100箱牛奶→存货;
购买的10万元短期理财→交易性金融资产。
场景2:超市老板的“生死教训”:
囤积200万元春节礼盒,节后滞销→存货积压导致资金链断裂;
若提前将30%库存转为现金储备,可避免关店危机。
科目分类:流动性的“金字塔结构”
流动性等级 | 典型科目 | 变现速度 | 管理要点 |
---|---|---|---|
第一梯队 |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 即时 | 每日盘点防挪用 |
第二梯队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1-3天 | 选择低风险、高流动性的产品 |
第三梯队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 30-90天 | 账龄分析+坏账计提 |
第四梯队 | 存货 | 90-180天 | 周转率监控+跌价准备 |
某服装厂应收账款逾期率超40%,被迫以7折转让债权,损失300万元;
生鲜超市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过期商品直接报损,季度利润暴跌50%。
管理指标:健康度的“体温计”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安全值≥2);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安全值≥1);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越高越好)。
反面教材:
某制造企业流动比率仅0.8,供应商集体断供,引发停产危机;
餐饮连锁品牌存货周转率从12次/年降至4次/年,暴露出供应链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