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内容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39考试大纲更新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考试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一》(资源利用)侧重于植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察。考试内容涵盖资源利用领域的主干课程,包括土壤学、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植物生理学等。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基本要求
  根据《农业知识综合一》(资源利用)课程特点及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土壤矿物、土壤有机质、土壤水、空气和热量等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理解和掌握常见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能够熟练使用常规分析仪器,掌握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的基本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并能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具体内容
  《土壤学》
  第一章绪论
  了解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土壤科学发展简史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土壤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土壤矿物
  了解土壤矿物的组成特征;我国黏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掌握层状硅酸盐黏土矿物的构造特征;
  掌握黏土矿物的种类及一般特性。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
  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
  理解并掌握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理解并掌握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第四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
  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含量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了解土壤热量的来源及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理解土壤热的热性质;
  理解并掌握土壤水形态、土水势相关知识。
  第五章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
  熟悉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迁移及基本形成过程;
  理解成土因素及其土壤发生中的作用;
  掌握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大循环和小循环;
  掌握土壤发育过程中的基本发生层。
  第六章土壤结构
  了解国际制、美国农部制、卡钦斯基制及中国质地制的分级标准;
  理解并掌握砂质土、黏质土、壤质土的特点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第七章土壤胶体表面化学
  了解并理解土壤胶体的表面类型与构造;
  理解并掌握土壤胶体的表面性质;
  理解并掌握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和交换。
  第八章土壤溶液化学反应
  了解土壤溶液的组成与动态平衡;
  掌握土壤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理解土壤中的沉淀溶解反应和络合解离反应。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1、了解实验用纯水的制备方法;
  2、掌握常用化学试剂的保存和配制方法;
  3、掌握常用玻璃器皿和塑料器皿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了解混合土样的概念;
  2、掌握各类土壤样品的采集原则与采集方法;
  3、掌握土壤样品的风干、制备和保存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4、掌握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其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2、理解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和重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测定土壤有机碳的原理及区别;
  3、掌握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土壤氮的测定
  1、了解土壤氮的存在形态和含量;
  2、理解土壤全氮测定过程中加速剂的选用原则;
  3、掌握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五章土壤磷的测定
  1、了解土壤磷的存在形态和含量;
  2、掌握钼锑抗比色法的原理,HClO4-H2SO4-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全磷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掌握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六章土壤钾的测定
  1、了解土壤钾的存在形态和含量;
  2、掌握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全钾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掌握醋酸铵熔融-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钾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七章分析质量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1、了解分析质量控制的概念;
  2、掌握采样误差和分析误差的来源与控制方法;
  3、掌握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植物生理学》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了解植物的水分状况和水势;
  2、掌握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水分迁移方式;
  3、掌握根系吸水的动力和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1、了解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和生理作用;
  2、理解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方法;
  3、了解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
  4、掌握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
  5、掌握根外施肥的优缺点。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1、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了解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对植物叶色的影响;
  3、理解光反应的过程和光合碳同化的途径;
  4、掌握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5、掌握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1、掌握呼吸作用的分类和概念;
  2、了解呼吸代谢途径;
  3、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4、掌握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第五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1、了解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
  2、掌握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3、掌握植物运动的分类和概念。
  第六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1、了解幼年期的特征和成花诱导;
  2、掌握春化作用的概念、条件、部位和传导;
  3、掌握光周期的概念、光周期反应类型和临界日长;
  4、理解春化和光周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
  1、命题说明: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
  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该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确定。《土壤学》、《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和《植物生理学》的考题分别占比40%、40%和20%。
  试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通过多种题型方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核测试。
  2、参考书目:
  (1)徐建明主编.土壤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2)鲍士旦主编.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鲁如坤主编.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4)王小菁主编.植物生理学(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其他规定: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4、本科目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