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校 发布时间:2014-12-22 14:48 责编:高顿网校
[原创]实现十个转变 建设和谐税务 来源:中国税网 作者:李安泽 日期:2008-02-25 字号[ 大 中 小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揭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与目标的统一。税务部门作为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对内坚持以和谐整合要素、凝聚人心;对外坚持以诚信树立品牌、提升形象,在发展中追求和谐诚信,在和谐诚信中加快发展,用新的思维方法破解税收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从江西省地税局的现状来看,要着力实现以下十个转变。  1.实现从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到市场经济思维方式的转变。法治与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客观上要求税务部门必须依法治税与诚信服务。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影响,一些干部的思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存在重计划、轻法治,重执法、轻服务的错误倾向,表现在:片面追求完成收入任务,不顾实际税源与计划指标的差距,采取收过头税、引税、买税、垫税等手段,扭曲征税行为;单纯强调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力,漠视与侵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税务部门在纳税人心中的形象。广大税务干部应当自觉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旧的思维与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公务人员的要求,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法,不断提升税务部门依法治税与诚信服务的水平,为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江西省地税局历经10年的建设,初步构建了涵盖行政、征管等工作在内的管理体系,但是还处在大而化之的粗放型管理阶段,远未达到新形势对税收工作的要求。在行政管理上,存在着岗位职责不明晰、工作流程不科学、规章制度不健全、部门配合不协调、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征收管理上,存在税源底数不清,基础资料不全,信息传递不畅,监控管理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解决,将成为全省信息化管理的梗阻。目前,省局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按照精确、细致、科学的要求,将地税工作分成7个系列91项,逐一优化、整合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导入ISO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预防制度,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各项工作的自我检查、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3.实现从简单地按行政区划配置机构人员到兼顾行政区划和税源规模配置机构人员的转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税源呈现向城镇集中的趋势。为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必须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相应作出调整。当前,全省地税的税源分布与人员配置的矛盾日渐显现,城乡之间、城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征管力量比对失衡,税源萎缩的地方人员过剩、征税成本过高,一些税源集中的地方人员不足,形成管理缺口。因此,要真正实现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打破以行政区划配置机构人员的做法,树立效率观念,重视成本控制,按经济发展状况和税源规模大小合理设置机构、配置人员。从加强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税成本的角度出发,对纳税人少、税源小的地方,应适度压缩征管机构、精简征管人员,而对纳税人多、税源大的地方,应进行必要的补充,从而均衡各地之间、部门之间的征管力量,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3化。  4.实现从单纯注重收入管理到更加重视税源管理的转变。长期以来,受收入计划管理和片面政绩观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割裂了税源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收入至上观念根深蒂固,将征管的所有精力放在对静态收入的征收上,而忽视对动态税源管理的预测、分析、研究、监控,税收管理尤其是重点税源户的管理没有落实到位,造成税源监控上的缺位,导致组织收入工作陷入疲于应付的局面。各级税务机关应当进一步提高对税源管理的认识,强化税源管理在税收管理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预测和地方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准确把握税源增减变化的趋势;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突出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提高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度,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改进评估办法,提高纳税评估水平;健全协税护税网络,有效实施社会控税;加强重点税源的跟踪管理,全面深入地掌握重点纳税人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建立全方位、多部门、分行业的链条式税源管理模式,从源头上确保收入的稳定增长。  5.实现从注重收入数量考核到更加注重收入质量的转变。当前,一些地方税务部门过分注重收入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收入质量的提高,由此带来的问题日益凸现,不仅搅乱了正常的税收秩序,而且危害到当地经济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收入的高增长,要始终把收入质量放在首位,努力在挖潜堵漏上下功夫,着力涵养税源,宁要扎扎实实、不含水分的实际增长,也不要脱离实际、盲目攀比的高指标。要通过从上至下对组织收入工作考核办法的修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收入质量指标体系,不断加大对征管质量的考核力度,建立包括税收征管质量状况、税收与经济弹性关系、税收计划完成情况三位一体的考核办法,促进各地将组织收入工作重点放到严格执法、依法治税上来,实现从注重收入数量到注重收入质量的转变。  6.实现从各税种分散管理到结合行业特点实施税收综合(或一体化)管理的转变。近年来,江西省地税局在遵循国家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分行业、分税种出台了多个单项税种管理规定,推动了单项税种收入的增长。由于单项税种管理没有考虑行业经济结构的个性和差异,容易导致税收负担不公,不利于基层部门一以贯之地落实好各项管理办法,也不利于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分类管理的要求,全面清理单项税种管理征管措施和管理办法,按照税政统一、措施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的原则,加强税政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修改、合并、完善现行的征管办法,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抓住行业不同的经营特点,分行业制定征收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堵塞征管漏洞,进一步提高对行业税收的征管水平。  7.实现从单纯管理纳税人到管理与服务纳税人并重的转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善软硬件环境,吸纳国际、国内投资,关键是政府部门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一系列优质、高效、透明、便捷的服务。因此,各级税务部门要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珍视纳税人权利,竭诚为纳税人服务。始终高度重视纳税人的满意度,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建立包括资讯服务、办税服务、援助服务等内容的工作模式。不能仅仅把服务纳税人理解为推出几项便捷措施,在管理理念上要从感情上充分尊重纳税人,从措施上简化办税程序,优化征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尤其要重视运用信息化成果,加快网络咨询与办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降低纳税奉行费用,融洽征纳关系。  8.实现从以奖惩为主管理方式到以人为本管理方式的转变。江西省地税局在干部队伍管理上,目前主要是依托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以奖惩为主的制度,对于规范干部的日常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不是治本之策,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干部职工的潜能,*5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干部职工的主体意志和精神需求,实现管理重点由事到人的根本性转变。人本管理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个性、尊重人格,因才用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为干部职工搭建建功立业的工作平台,构筑安居乐业的生活平台,增加管理者的向心力和被管理者的凝聚力;人本管理必须重视文化建设,从地税的工作规律中提炼出广大干部职工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引导和培育税务干部的思想信念、精神文明、情感世界和理性思维,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  9.实现从注重学历学位教育到兼顾学历学位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的转变。一个人在岗位上能不能干出成绩,不是取决于文凭高不高,而是取决于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强不强。注重学历教育固然重要,但学历高不等于能力强。因此,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要由单纯追求提高全员学历层次向提升全员岗位技能转变。在教育培训对象上,要面向基层,兼顾重点,完善分级、分类培训网络,省局应着重抓好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六个一百”专业人才培训,市、县局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在职干部每年脱产参训时间不少于15天。在教育培训形式上,应当注重日常学习与集中培训、脱产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远程教育与培训。在教育培训内容上,应重点抓好两基培训,着眼于提高干部胜任本职工作所具备的税收基本业务知识,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上,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人才培养机制,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机制,各尽其才的人才使用机制,激励有效的人才保障机制,推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10.实现从侧重提高干部职工收入待遇到重视培养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精神的转变。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物质生活待遇,是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应该看到,要把全省广大干部的智慧和精力更好地引导到爱岗敬业、善谋实干上来,提高收入待遇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培养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引导干部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使爱岗敬业的精神成为超越个人利益、凝聚全员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地方税务局 税收,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调节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愈发繁杂,税收调整愈发频繁,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税收命脉,迫切需要综合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入税务经理专修班,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复议,拓宽税务处理软技能,成为优秀的财会人。
登录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