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镇安县局共获取国土数据6组89条,工商数据2组671条,国税数据3组810条,政府重点项目规划30条;开展数据比对6批次,分析处理清分信息1690条,产生异常预警信息94条,纠正登记异常信息37条,各征收管理单位依据数据信息核查补征税款420.35万元,信息管税作用日益突出。
  该局在大力推进信息管税实践中探索,建立了数据部门牵头,外部信息统一采集,内部比对分工协作,分析结果统一推送,预警信息分类应对的“数据分析应用”工作机制,保证了涉税信息来源畅通、分析科学、应用及时,为税收征管的规范化精细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建立多渠道采集数据机制。分别从办税服务厅在纳税人申报时采集财务报表各种涉税数据,从管理员日常巡查中获取各种涉税数据,从国税、工商、国土第三方交换增值税、登记、宗地转让等各种涉税数据,从征管业务系统、网络在线发票等内部系统中提取申报缴税、发票开具等数据,多渠道多方位拓展数据来源,建立涉及面广、分类分层次的涉税信息数据库。
  二是建立多方法分析数据机制。实施申报数据合理化分析法:对当期申报数据与生产经营实际及近期历史周期进行纵向、横向合理化分析,提高数据比对有效性;实施内部数据关联分析法:充分利用征管系统内部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数据比对的指向性;实施行业宏观趋势分析法: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同行业宏观组合数据进行趋势比较分析,把握数据比对的准确性;实施外部信息比对分析:利用外部获取的三方信息与申报信息数据印证分析,提升数据比对的实效性。对通过不同方法比对分析的结果分别用“红(高预警)、黄(中预警)、绿(无预警)”三种颜色进行标注,使数据比对的预警程度一目了然。
  三是建立多方式预警数据应对机制。将中预警登记类信息推送至征管部门处理,将中预警核查类信息派送税源管理单位处理,将中预警检查类信息推送评估部门组织评估,将高预警信息转送稽查部门进行稽查。
  文章来源:陕西地方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