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促发展。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经济加快发展。2014年市级财政安排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农专项资金等2亿多元,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财政涉农、涉企专项资金整合,改进和完善专项资金分配方式,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c}*]作用和放大效应。加大争取上级资金力度,坚持对上进行常态化衔接,做到吃透政策、盯准项目、跟进及时,大力支持了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到位上级补助资金61.66亿元,并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08亿元。
  二是全方位助推企业融资。深化财政金融合作,落实财政金融互动配合奖励政策,鼓励德阳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和担保贷款财政奖补等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财政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银企对接,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目前,农发行贷款资金3亿元已到位,市建投二期15亿元企业债发行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按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取消8项、停收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从7月1日起,停收和免收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严查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