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户调查制。在施工方提出完工申请后,深入项目区逐个测量检查,走访所有涉及的农户,一户一户调查落实工程量,坚决不留死角。发现有一户工程量未完成,则要求施工队立即进行整改,直到全部完成,经再次验收合格后,才能给予报账。
二、交叉验收制。在批复下达后,把整个项目分成若干部分,并责任到人。每项工程完工后,会同县纪检、财政等部门组成验收组,对已完工程进行验收。同时,要求直接负责此项工程的农发人员要进行回避,做到验收真,真验收,确保验收工作做到实处。
三、多方监督制。项目进入建设期后,农发办督促监理人员加强自我责任意识,严格施工现场监理人员,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要求施工队整改。同时,从项目区党员和群众中各选一人作为工程监督员,配合专业监理对施工工序及建筑材料规格、质量等进行全程监督,并授予一定的权限,即有权制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有权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需要变更的工程提出合理化意见、必须参与单项工程验收等。
四、质量问责制。在土地治理项目中,以“两前提”为基础,严格执行质量问责制,做好良种购置和示范推广。一是由农发办亲自把关,选择经营时间长,经济实力强,经营规模大,经营信誉好具有经营资格的正规经营单位作为供种单位。二是选好种子后,邀请县农业局有关技术人员对种子的适宜性和合法性等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之上,督促村及农户与种子经营单位签定购置协议,*5限度的避免种子质量造成的损失。
五、绩效评价制。对机耕路、旱井等公益性设施采取划段到村组,细分责任到人,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形式签订管护合同。指定专人成立管护项目小组,定期组织全部管护人员观摩,并对各管护人的工程管护情况进行检查打分。合同期满后,由管护项目小组根据日常打分情况,进行总结并给予管护人员奖励。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