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寄语: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花一点时间关注实时财政信息,提高您对财经认知程度,为您的财经之路添砖加瓦。
  2014年以来,亳州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发挥职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市本级安排6000万元支持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安排1600万元支持节能减排、秸秆禁烧,安排旅游发展资金900万元扶持旅游产业,安排商贸发展专项550万元促进进出口等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安排90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
  二是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严格实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和“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和结构转型。今年上半年,全市为企业落实政策性减税3.38亿元,兑现“营改增”财政扶持资金2.12亿元。
  三是加强专项资金归类整合。整合农林水等10个方面的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整合工业发展、节能减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统筹财力保障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四是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人员、复员转退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创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给予贴息。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84万元,财政贴息资金552万元。
  五是支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市政府出台政府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办法,将政府性资金存放与商业银行存贷比、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等考核指标挂钩,鼓励金融机构为我市企业发展服务。近两年,市筹集资金27873万元注入4家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贷款金额达28.4亿元,扶持企业556家。
  六是支持企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2014年,全市拨付职业教育资金4523万元,其中当年预算安排4332万元,上半年已培训5249人。
  七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强“三公”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民生倾斜。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累计完成82.5亿元,同比增支11.3亿元,增长15.9%,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83.1%,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全市32项民生工程目前已有4项工程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八是改革财政扶持方式。加快推进涉企项目资金管理系统建设,将项目资金安排与企业对社会、经济贡献挂钩,所有项目一律公开政策条件和申报标准,让企业对号入座,公平公正竞争,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公平性。采取先建后补、财政贴息、以奖补等方式以扶持,提高财政扶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