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引入了第三方参与评审。按照广泛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评审人员的广泛性。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人大财经工委以及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参加评审,市纪委、市审计局全程监督。财政部门只负责组织和相关评审人员评审纪律、财政政策的培训,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公正。今年参与公开评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达近百人次。
  二是规范了评审流程。首先,根据预算编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财务负责人向评审小组陈述预算情况,详细介绍单位职能、重点工作、项目安排、预算编制依据、资金绩效目标等;然后,评审小组进行现场质问、咨询,由预算部门现场解答;最后,评审人员依据预算单位承担的职责和年度工作安排,结合财力情况,提出预算安排评审意见。通过“陈述、询问、答疑、讨论”四个环节,让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透明。
  三是增强了预算宣传。通过开门办预算,让单位参与进来,把专家请进来,面对面沟通,不仅提高了预算编制过程的透明度,也增强了部门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责任感。通过预算评审,促进了各单位细化预算编制,科学编制预算,增强了预算部门“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执行预算的意识。通过评审人员分析论证提出预算安排建议,为财政部门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