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提高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市级财政每年列支小麦高产创建专项资金。今年,淮北市小麦生产实现“十一连丰”,全市小麦平均亩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
省统计局反馈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市小麦总产92.1万吨,比去年增加3.8万吨,增长4.4%;小麦亩产507公斤,比去年增产17公斤,增长3.5%。三区一县小麦亩产均超千斤,杜集区、相山区、烈山区、濉溪县小麦亩产分别为503公斤、501公斤、505公斤和508公斤。
自2010年秋种起,我市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创建单产千斤市活动,成效显著、效果明显。
农业增产丰收,科技发挥着支撑作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通过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行良种统一采购和供应,良种覆盖率达99.9%,半冬性品种比率达99%。大力推广科学播种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拔节肥追施面积208万亩,亩均喷施叶面肥2—3次。大力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害综防率达到86%,比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在示范带动方面,我市建立了小麦高产核心示范区,并逐年扩大示范区规模。2014年,全市小麦高产核心示范区面积达135万亩,比2010年增加了75万亩,提高了小麦单产9公斤。每年适时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和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和增产支撑功能。
为充分提高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补、良种良法、一喷三防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每年列支小麦高产创建专项资金1000万元,县 (区)财政配套2000万元。今年相继采购“化控”和病虫害防治药剂28.8吨,尿素3600吨,补助36个市级万亩高产示范片,全面开展“化控”、病虫害防治、追施拔节肥,示范、带动全市春管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各地加大了项目整合力度,将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资金、良种补贴、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项目重点向高产示范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