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寄语: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花一点时间关注实时财政信息,提高您对财经认知程度,为您的财经之路添砖加瓦。
  今年以来,市市容局紧紧围绕打造精美城市、建设精致淮北这一目标,立足四个坚持,通过抓重点、克难点、塑亮点,抓改革、惠民生、促长效,有力推动了城市管理提档升级。
  坚持注重精细抓管理。把握“三个环节”:一是细化管理定标准。坚持“科学、精细、规范”,先后制定了《淮北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淮北市渣土运输管理标准》、《淮北市城市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对管理标准、作业内容、工作要求进行细化量化,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初步搭建了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平台。如对渣土运输的管理,注重源头防控,明确八项标准,严格执行工地现场道路硬化、洗车平台设备、保洁人员配备“三到位”和“两水一密闭”制度,打造标准化工地21个。二是规范操作重流程。为进一步规范执法管理程序、畅通便民服务渠道,将涉及城市管理的5项行政审批事项和24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归类汇总,制作工作流程图,从权利告知、审批许可到具体操作,逐项细化环节流程,做到遵循程序不走样、执行程序不漏项,保证了易于操作、快捷便民、程序规范。三是精心组织抓落实。致力于创亮点、塑精品,实施“精品示范路”创建工程,投资2218万元,重点对濉溪路等6条道路进行街景整治。清洗、粉刷美化沿街楼体(建筑物)340余栋、约30万平方米,移位和安装空调室外机300余台,改造门头店招450余处。推行网格化管理,将管辖路段合理划分为45个单元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标、定责”的“五定”管理模式;同时,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施GPS定位,并将其与“城管110”并轨,24小时全方位监管,力促*9时间发现问题、*9时间处置问题、*9时间解决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抓管理。重点在推进“三化”上发力:一是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坚持“属地管理、市场运作、优质高效”原则,按照“全覆盖、大标段、高门槛、严考核”的要求,积极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制定《淮北市城区环卫保洁作业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将市区约1000万平方米的保洁作业,划分4个标段,全部公开招标,由深圳龙吉顺等保洁公司预中标。同时配套制定了《环卫作业标准》、《环卫作业考核办法》,近期将全面实施。二是推进督查考核科学化。针对城市管理工作特点,率先制定实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实行日打分、周统计、月通报、年兑现,把绩效工资、评先评优与考核得分直接挂钩,并配套建立了城管环卫大督查机制、路面执法队员与岗位双向选择制度,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能。三是推进市区管理联动化。针对市级与相山区城管之间职责交叉、工作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探索建立市区联动机制,做到“认识上统一、职务上互挂、工作上联动”,有效解决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问题。如对城市“牛皮癣”治理,市区联合引入市场机制,将主城区所有街道小区范围内的非法小广告治理,统一打捆拍包给一家专业公司运作,取得初步成效。
  坚持立足服务抓管理。采取“三措并举”:一是柔性执法暖民心。把和谐理念引入到城市管理中,倡导理性化执法、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坚持对下岗工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零处罚”制度;在执法管理程序上采取一宣传、二教育、三保证、四处罚“四步执法”方式,变过去以罚为主、重堵轻疏为服务在先、化堵为疏,着力破解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两个需求”,在“市容”与“繁荣”之间、城市“面皮”与百姓“肚皮”之间找准结合点,规范设置21个饮食摊群点、20个便民瓜果销售点及75 个“六小行业”服务摊点,创新制作并向社会公示“便民服务地图”,既方便了群众需求,又破解了管理难题,使“马路摊点”变成“马路风景”。二是惠民行动办实事。实施公共自行车惠民工程,采取“财政全额出资、专业公司运营、政府实施监管”的运作方式,五年投资2690万元,在主城区设置100个服务站点,投放3000辆公共自行车。自4月23日建成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办卡6. 4万余张,现日均使用量达3. 5万余人次,市民持卡率、日均使用率、单车周转率在全省乃至周边城市高居*9,对践行低碳出行、缓解交通压力产生了良好效应。现在,公共自行车已成为淮北街头的一道绿色风景线,更是“文明之城、精致淮北”的一张靓丽名片。三是公众参与增互信。群众参与并主导管理是管好城市的*5驱动力。坚持为群众管理城市、而不是为城市管理群众的理念,畅通城管公众参与渠道,引导群众走进城管、了解城管、参与城管。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向社会广泛征集城市管理“金点子”行动,诚征各界建言献策文稿178篇,并将其中优秀文稿28篇汇编成册。组织开展“告别陋习从我做起”、“当一日城管”、“我是城管小卫士、我是环卫小标兵”等系列活动,搭建城管、市民、摊贩互动交流平台,请社会监督、让群众把脉,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坚持着眼长效抓管理。重点做好“三个结合”文章:一是把优化城市环境与推进城乡一体结合起来。将城市管理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周五志愿服务”、“文明劝导”、“公益广告达标”等活动,着力提升创城水平。坚持城乡同治,强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提前一年完成了省“十二五”规划的建设任务,并及时把工作重心由建设转向后续管养、由镇向自然村延伸。以渠沟镇为示范点,引入“昌邑模式”,推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打造了一批亮点。完善村级环卫设施,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建立起“村镇收集、县区运转、市处理”的模式,今年以来共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14万吨,累计处理77.6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连续三年在省政府目标考核中,均获得满分,始终保持全省*9方阵。二是把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结合起来。在持续开展渣土运输、违法建设、乱扔乱倒、洗车行业、车辆乱停乱放等专项治理的同时,以梧桐路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城市周边环境治理。今年上半年,共查处违章渣土运输车辆232台次,改造无烟烧烤27家,查处违法建设910处,教育处罚乱停放车辆2700余车次,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针对市区户外广告多、乱、杂现象,着眼长效常态管理,组织编制《淮北市城市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目前,按照“先治理、后规范”的思路,已着手对破旧和违建广告进行清理拆除。针对烧烤摊点占道经营、污染扰民问题,精心谋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筹建淮北市烧烤市场。三是把明确责任分工与强化监督落实结合起来。根据管理岗位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和文明创建第三方测评奖惩办法,层层细化量化,明确每个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任务、标准、要求,结合绩效考核和大督查机制,强化队伍作风建设,推行“一线工作法”、“包保责任制”等举措,狠抓监督落实,重问重责,真奖真罚,有效激发出队伍的内生动力,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小勇、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林美珠等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