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专业阶段六科:
《会计》:核心基础课,覆盖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高阶内容(占考试知识点40%),2025年新增ESG披露要求;
《审计》:侧重实务逻辑,需掌握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如内部控制测试占分30%);
《财管》:108个公式+海量计算,资本预算、本量利分析是重点;
《税法》:政策年年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占70%(2025年关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新政);
《经济法》:法条密集型,公司法、证券法必考;
《战略》:框架分析为主,波士顿矩阵、SWOT模型高频出现。
2、综合阶段:职业能力测试(试卷一聚焦会计/审计/税法,试卷二覆盖战略/财管/经济法),全部为案例分析题。
搭配建议:零基础首年选《会计》+《税法》(知识点重合30%),进阶者可挑战《会计》+《审计》+《税法》(三科逻辑闭环)。
二、注会如何高效学习?
1、基础阶段:
任务:教材精读+网课跟学(每日2小时),标注《会计》长期股权投资、《税法》增值税链条等重难点;
工具:思维导图梳理框架(如《审计》风险评估流程)。
2、强化阶段:
任务:近5年真题刷3遍,重点攻克《财管》计算题(限时训练)、《经济法》案例分析;
技巧:错题本记录高频陷阱(如《会计》合并报表抵销分录漏项)。
3、冲刺阶段:
任务:全真模考适应机考系统,背诵《战略》模型模板、《税法》税率表;
提分关键:参加押题密训班,掌握2025年新增考点(如《会计》可持续披露准则)。
三、注会考试合格率怎么样?
近5年专业阶段数据:
地狱级:《会计》15.2%、《审计》21.6%——难点在实务应用;
高危级:《财管》23.1%、《税法》24.8%——失分主因是计算失误;
红利级:《经济法》28.7%、《战略》29.3%——记忆型科目易突击。
综合阶段:通过率68.9%(因专业阶段筛选后考生基础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