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哪几科?
专业阶段(6科):
《会计》:核心基础科目,涵盖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编制及合并报表等高阶实务,是其他科目的基石。
《审计》:侧重审计流程设计、风险识别与职业道德规范,需结合实务案例理解。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型科目,涉及财务分析、资本预算及成本核算,计算量极大。
《税法》:政策更新频繁,聚焦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计算与优惠政策应用。
《经济法》:以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等法律条文为主,强调记忆与案例分析。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查企业战略制定与风险管控,题型以综合案例为主。
综合阶段(1科)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和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以跨学科实务案例分析为主,无客观题。
关键点: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综合阶段需同年通过两卷,无时间限制。
二、cpa各科目特点是什么?
1、《会计》特点
难点:内容庞杂(教材500+页),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合并报表占分超30%。
备考:需350–480小时,优先掌握分录逻辑,搭配《税法》强化关联知识。
2、《审计》特点
难点:专业术语晦涩,审计流程与风险评估需实务经验支撑。
备考:结合真题训练“职业判断”题型,建议与《会计》同步学习。
3、《财务成本管理》特点
难点:108个公式模型(如资本成本、本量利分析),计算占分70%。
备考:强化Excel函数(如NPV、IRR)提速,每日限时练计算题。
4、记忆型科目(税法/经济法/战略)
税法: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占分50%,紧跟政策更新。
经济法:法条记忆为主,突击背诵效率高。
战略:框架性知识(如SWOT模型),案例题占比超60%。
三、cpa考试难度如何?
难度梯队(参考近年通过率)
T1(难度最高):会计(15.3%)>审计(21%)>财管(23%)。
T2(中等):税法(24%)>战略(25%)>经济法(27%)。
综合阶段:通过率70%–85%,侧重知识整合能力。
时间压力
专业阶段单科考试时长2–3小时,需完成100+题(如《财管》需解30+计算题)。
综合阶段每卷3.5小时,需处理8–10个跨学科案例。
冲刺关键
抓核心章节:如《会计》主攻合并报表、《税法》聚焦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真题为王:近5年真题重复率超40%,尤其审计简答题、战略综合题。
机考模拟:提前3个月适应系统,练习公式输入、表格编辑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