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注会考试预计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需通过7门科目,详细情况如下:
1.专业阶段(6科):《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
2.综合阶段(1科):《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需在专业阶段通关后报考,两卷同年通过即可拿证。
注会科目设置不变,但需注意《税法》政策可能调整,《会计》部分考区仍设两场考试(以准考证为准)。
二、注会科目如何科学搭配?
注会科目搭配需结合难度、关联性及个人时间,避免盲目报考,具体如下:
1.零基础/在职考生
首推组合:会计+税法
优势:会计是注会根基,税法与之关联紧密(如企业所得税处理),两科联动学习效率翻倍。
备选方案:经济法+战略
理由:偏记忆型科目,适合碎片化学习,缓解备考压力。
2.有基础/全职备考
高效组合:会计+审计+税法
逻辑闭环:会计支撑审计流程,税法辅助实务操作(如税务审计),三科知识深度交叉。
进阶组合:财管+战略+经济法
文理互补:财管计算与战略分析结合,经济法调节节奏,适合逻辑思维强者。
3.避坑指南
慎选组合:会计+审计+财管(“三座大山”叠加,日均需4小时以上,易中途崩溃)。
关键原则:
优先攻克《会计》(基础核心,贯穿多科);
避免同天考计算量大的科目(如《财管》与《会计》第二场冲突)。
2026年备考提示:综合阶段需整合6科知识,建议专业阶段结束后趁热打铁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