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根据最新规定:
专业阶段(6门):《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生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6科,否则成绩过期需重考。
综合阶段(1门):《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无时间限制,但需在专业阶段通过后报考。
二、cpa科目搭配原则是什么?
cpa科目搭配需结合难度、关联性与个人基础,以下为备考核心策略:
1.科目搭配原则
难易结合:将《会计》《审计》《财管》(难度高)与《税法》《经济法》《战略》(相对简单)搭配,平衡压力。
关联优先:例如《会计》与《税法》(企业所得税关联)、《审计》与《战略》(内控知识点重叠),提升学习效率。
时间适配:在职考生建议每年2-3科,全职备考可冲刺4科。
2.经典搭配方案
两科组合:
《会计》+《税法》:会计利润计算与税法申报紧密结合,适合零基础考生。
《经济法》+《战略》:记忆为主,适合文科背景或时间紧张者。
三科组合:
《会计》+《审计》+《税法》:审计与会计关联性强,税法强化实务应用。
《财管》+《战略》+《经济法》:计算与战略分析结合,适合理科优势考生。
四科组合(学霸专属):
《会计》+《税法》+《审计》+《经济法》:覆盖核心科目,需高强度学习。
3.备考节奏建议
第一年:必选《会计》,搭配1-2门简单科目(如税法/经济法),增加自信心。
第二年:攻克《审计》+《财管》或《战略》,强化专业深度。
第三年:冲刺剩余科目,优先通过综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