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设置保持稳定,考生需通过专业阶段6科+综合阶段1科,共计7门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涵盖《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科,单科成绩有效期5年,考生可自由搭配报考科目,但需注意以下两点:
科目关联性:建议优先报考《会计》,其为其他科目的基础(如审计、税法均需会计知识支撑);
难度平衡:可采取“难易结合”策略,例如《会计+税法+经济法》或《审计+财管+战略》,提升通关效率。
综合阶段考试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题型以案例分析为主,需考生综合运用专业阶段知识解决实务问题,无固定教材但需强化跨学科思维。
二、非专业考生如何高效备考注册会计师?
基础补足:非会计专业考生需从《会计基础》《税法入门》等课程补足专业知识,建议搭配网课梳理核心概念;
科目选择:首年报考以“会计+税法”或“经济法+战略”为主,降低入门难度;
时间规划:全职考生可冲击3-4科,在职考生建议每年2科,预留3-4小时每日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