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试共设7门科目,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科,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综合阶段仅《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1科,无时间限制,但建议在专业阶段通关后尽早报考。
二、cpa专业阶段科目搭配方案是什么?
cpa专业阶段科目难度梯度明显,合理搭配能显著提升效率:
1、零基础/在职考生
首年优先选择《会计》+《税法》。会计是核心基础,税法与会计实务关联紧密(如所得税处理),两科结合既能夯实基础,又能缓解单一科目压力。
2、时间充裕者
挑战《会计》+《审计》+《税法》组合。三科逻辑关联性强,审计需会计基础支撑,税法强化实务应用,适合系统性突破。
3、冲刺高分考生
可尝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两科知识点互补(如战略中的风险管理模型与财管工具结合),适合短期提分。
注意:避免同时报考《审计》《财管》《战略》三科,计算量与记忆量叠加易导致效率下降。
三、cpa综合阶段如何高效备考?
cpa综合阶段侧重跨科目实务整合,需针对性强化:
1、知识串联
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和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均以案例形式考查。例如,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案例串联会计准则、审计流程与税务筹划,培养商业思维闭环。
2、真题集训
近三年真题需反复演练,重点关注“鉴证业务”(如审计调整分录)和“管理咨询”(如战略转型方案)模块,训练3小时内完成8-10个问题的输出能力。
3、机考适应
提前熟悉系统操作,尤其是公式输入(如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法条检索功能,避免因操作失误影响发挥。
备考提醒:综合阶段通过率高达80%,但需警惕“轻敌”心态。建议考前2个月开启全真模拟,每日至少完成1套卷子并复盘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