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会考试继续采用“专业阶段+综合阶段”的传统结构,其中专业阶段要求考生攻克6门核心科目,综合阶段则更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整合考查。
专业阶段的6门科目具体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仅设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1门科目,该科目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主要考查考生跨科目整合知识的能力。
二、注会考试的成绩合格标准是怎样的?
依据《注会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的规定,所有科目的合格分数线统一为60分,各科满分均为100分。
在专业阶段,六门科目均实行百分制,单科成绩的有效期为5年。考生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专业阶段的全部科目,才能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电子证书。
综合阶段考试中,试卷一与试卷二的成绩合计满分为100分,合计达到60分即判定为合格。该阶段成绩没有有效期限制,但考生必须在同一年度内同时通过试卷一和试卷二。
这一合格标准既保障了注会考试的专业水准,也为考生提供了合理的容错范围。
三、注会考试科目里哪些难度较高?
结合历年考生的反馈情况以及考试通过率数据,专业阶段中的《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三门科目,被广泛认为是难度较高的“三座大山”。
《会计》科目内容繁杂多样,包含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等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挑战非常大;
《审计》科目语言较为抽象晦涩,要求考生理解完整的审计流程,并逐步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缺乏实务经验的考生通常难以快速入门;
《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涉及大量公式,涵盖本量利分析、期权估值等复杂的计算内容,对考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