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属于财会领域规模宏大的准入型职业资格认证,分为“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其中专业阶段共设六门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整体难度偏高。那么,cpa六科难度排行怎么样?高顿cpa小编为您逐一解析。
cpa六科难度排行一、cpa六科难度排行怎么样?
cpa专业阶段六科难度呈“金字塔”分布,根据中注协近三年通过率及考生反馈,梯队划分如下:
低通过率科目(难度★★★★★):
会计(12.58%-18%):内容深、题量大,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章节需300小时以上深度消化;
审计(20%-25%):语言晦涩,实务逻辑强,需结合案例理解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
中段科目(难度★★★★):
财管(19.5%-23%):计算密集(如资本成本、本量利分析),108个公式需熟练推导;
税法(22%-28%):政策更新快(如增值税新政),细节易混淆,需精准记忆。
高通过率科目(难度★★★):
经济法(24%-30%):侧重法条记忆(公司法、证券法),案例分析为主;
战略(23%-35%):框架清晰(SWOT模型),适合冲刺背诵,但近年命题趋细。
综合阶段虽通过率较高(约70%),但需注意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得分率常低于试卷二(战略/财管/经济法),建议优先夯实核心科目。
二、cpa备考需注意哪些关键策略?
1、科目关联性搭配
会计+审计:知识点重叠30%(如收入确认、审计证据),同步学习省时高效;
财管+战略:风险管理公式复用(如财务比率分析),逻辑互补;
零基础首推组合:会计+经济法(避开高难度审计/财管),或税法+战略(计算+记忆平衡)。
2、考情应对:
题型变化:实务案例比重增加(如《税法》新政应用、审计程序实操),死记硬背风险加大;
时间规划:采用“2+2+2”三年计划,首年主攻《会计》+《经济法》,日均投入3小时;全职考生可挑战三科(会计+税法+战略),但需预留400小时/科。
以上就是【cpa六科难度排行怎么样?哪个科目最难?】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