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朋友,备考cpa的第一步一定是先搞清考试结构和时间规划!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次性梳理清楚:注册会计师究竟考几门课?需要在几年内完成?同时结合考试难度,帮大家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速度跟随高顿cpa小编来看看吧。
注册会计师几门课几年考完
一、注册会计师需要考几门课?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
1.专业阶段(6门):
《会计》:核心科目,涵盖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编制等,需理解原理而非死记硬背。
《审计》:侧重逻辑与实务,需掌握审计流程、风险评估等,案例分析题占比高。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型科目,涉及资本预算、成本核算,计算量大。
《税法》:政策更新快,重点关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计算与实务应用。
《经济法》: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需精准记忆法律条文并灵活应用于案例。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性强,需构建战略思维模型,近年新增ESG风险管理内容。
综合阶段(1门):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二)》:整合专业阶段知识,考查跨学科实务能力,题型为案例分析。
关键提醒:专业阶段6科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否则最早通过的科目成绩失效。例如,2025年通过《会计》,需在2029年前通过剩余5科,否则需重考。
二、注册会计师几年内考完?
注册会计师考试对时间要求严格,但合理规划可事半功倍:
1.专业阶段:建议2-3年通关
基础较好者:第一年报考《会计》《税法》《经济法》,第二年攻克《审计》《财管》《战略》。
在职考生:分3年完成,每年2科,优先选择关联度高的科目(如《会计+税法》)。
避坑提醒:避免同时报考《财管+审计》,两科难度高且耗时相近。
2.综合阶段:建议1年内通过
专业阶段通关后,尽早报考综合阶段,避免知识遗忘。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和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需同场作答,建议预留2-3个月集中突破。
考试难度分析:
科目难度梯队:《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
通过率数据:近5年专业阶段平均通过率约25%,《会计》《审计》单科不足20%;综合阶段通过率约70%。
核心挑战:5年成绩有效期压力、实务案例分析能力要求高、知识点更新快(如2025年新增ESG内容)。
备考建议:
基础阶段(3-6月):通读教材,搭配网课理解重难点(如《会计》长期股权投资)。
强化阶段(7-8月):刷真题+错题本,主攻计算题(财管)和跨章节综合题(审计)。
冲刺阶段(考前1个月):全真机考模拟,适应答题节奏,重点背诵《经济法》《税法》法条。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几门课几年考完?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如何通关?】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