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历年考试数据和考生反馈,专业阶段各科难度排名为:《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以下便是历年注册会计师通过率情况:

1、《会计》:基础性强,涵盖30章内容,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章节难度高,通过率仅12%-17%;
2、《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多、计算量大,近年考试题量增加,需灵活应用模型解决实务问题;
3、《税法》:知识点细碎,政策更新频繁,“四大税种”分值占比超60%,需结合实务案例分析。
建议考生优先攻克《会计》,为其他科目打下基础;《经济法》《战略》可作为保底科目,结合记忆与案例灵活备考。
二、注册会计师科目怎么搭配?
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需结合个人基础与时间,掌握“关联优先、难易结合”原则:
1、零基础/在职考生:推荐“2科黄金组合”
会计+税法:财税关联紧密,分录与税种计算相辅相成;会计+经济法:文理搭配,平衡计算与记忆压力。
2、时间充裕/有基础者:可尝试“3科进阶方案”
会计+审计+税法:覆盖核心实务领域,审计需会计基础支撑;财管+战略+经济法:战略与财管同源,侧重企业视角与案例分析。
3、学霸/全职备考:挑战“4科速通”
例如会计+财管+税法+战略,利用财管与战略的天然衔接,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三、注册会计师科目特点分析?
注册会计师难度主要集中在专业阶段6科上,一张图说明各科特点:

考生可参照自身情况制定计划,利用注册会计师科目关联降低难度,针对各科特点专项突破,关注高顿cpa,获取更多备考干货与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