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将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或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主动出售或转让时,其收益或损失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这类处置通常以获取对价为目的,资产仍保有使用价值。
例如:甲公司将一台原值20万元、已提折旧12万元的设备以10万元(不含税)出售。处置中产生2万元净收益,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贷方。这反映在利润表中直接增加营业利润。
若处置价格低于账面价值,则产生损失,借记该科目。此类业务是《初级会计实务》中非流动资产终止确认的典型考点,考生需掌握其与报废处理的本质区别。
核算内容2:抵债换货产生的处置收益
当企业以非流动资产抵偿债务,或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获取其他资产时,相关处置损益同样归属本科目。
典型案例:乙公司欠款9万元,以一台账面净值5.5万元(原值10万-折旧4.5万)的设备抵债,作价7万元。设备处置收益1.5万元(7万-5.5万)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而债务重组利得0.88万元(9万-7万-增值税)则计入“营业外收入”。
此处需注意:资产处置损益仅核算设备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债务豁免部分另计。此类业务在初级会计考试中常以复合分录题型出现。
资产处置损益如何做账
企业处置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时,按处置过程中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相关负债的账面余额,借记“持有待售负债”科目,按相关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持有待售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按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