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异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实际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实际支出,包括买价、运输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而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预先设定的材料成本标准。

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购入原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此环节主要记录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税费支付情况。

2.原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可借可贷,根据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确定)

此环节将采购的原材料入库,并调整材料成本差异。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材料成本差异”在借方;如果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则“材料成本差异”贷方。

3.领用原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此环节根据生产、制造、管理、销售部门的需要领用原材料,并按照计划成本进行核算。

4.期末结转差异时:

调整节约差异:借:生产成本等,贷:材料成本差异

调整超支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贷:生产成本

此环节在期末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结转,将节约的差异或超支的差异分别计入生产成本等相关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按材料类别或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以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会增加核算工作量;而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可以简化核算工作,但可能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需要权衡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核算工作量。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是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热点阅读推荐
以上就是【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处理】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学习更多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知识,欢迎前往高顿教育官网频道,这里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级会计师的精品课程,练习更多免费题目,还能及时了解实时更新的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