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深圳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内容吧!
 
深圳大学2026年347心理学大纲
 
  心理学专业综合涵盖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教育部发布命题指导意见,参考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灵活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剖析现实中的心理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研究方案,并熟练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心理学专业综合为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一) 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 心理学主要流派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验法

1. 变量与控制

2.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 反应时法

4. 心理物理学方法

(二) 观察法

(三) 个案法

(四) 横断设计、纵向设计、聚合交叉设计、双生子设计

(五) 量化研究、质性研究

(六) 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第三节 感觉

(一) 感觉的含义

(二) 颜色视觉

(三) 声音的心理维度

第四节 知觉

(一) 知觉的含义和特性

(二) 知觉组织

1. 知觉组织原则

2. 形状知觉

3. 深度知觉

4. 运动知觉

(三) 错觉

第五节 意识和注意

(一) 意识与无意识

1. 意识的含义

2. 意识的功能

3. 睡眠与梦

(二) 注意过程

1. 注意的含义

2. 注意的特征

3. 选择性注意

第六节 学习和记忆

(一) 学习的含义

(二) 学习理论

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 观察学习

(三) 记忆的含义

(四) 记忆的种类

1. 感觉记忆

2.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3. 长时记忆

(五) 遗忘

1. 遗忘曲线

2. 影响遗忘的因素

第七节 思维

(一) 思维的含义及种类

(二) 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

(三) 问题解决

1. 问题解决的过程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四) 推理

1. 演绎推理

2. 归纳推理

(五) 判断和决策

1. 启发法和判断

2. 决策框架

3. 决策规避

第八节 智力

(一) 智力的含义

(二) 智力的测量

1. 智力测验的编制

2. 常用智力测验

(三) 智力理论

1.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2. 智力三因素理论

3. 多元智力理论

第九节 情绪

(一) 情绪的含义和功能

(二) 表情

1. 非语言交流

2. 文化与表情

3. 面部表情

(三) 情绪理论

1. 詹姆斯­——兰格理论

2. 坎农——巴德理论

3.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第十节 动机

(一) 动机的含义

(二) 生理动机

(三) 个人成就动机

1. 成就需要

2.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四) 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

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4.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

(五) 需要层次理论

心理统计

第一节 描述统计

(一)统计图表

1. 统计图

2. 统计表

(二)集中量数

1. 算术平均数

2. 中数

3. 众数

(三)差异量数

1. 离差与平均差

2. 方差和标准差

3. 差异系数

(四)地位量数

1. 百分位数

2. 百分等级

3. 标准分数

(五)相关量数

1.积差相关

2.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3. 肯德尔等级相关

4.点二列相关和二列相关

第二节 推断统计

(一)推断统计的基础

1. 概率

2. 概率分布

3. 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

4.抽样和抽样误差

(二)参数估计

1.点估计

2. 区间估计

3.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三)假设检验

1.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样本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3. 两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4. 方差齐性检验

5.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基本过程

2. 完全随机化方差分析

3.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4. 多因素方差分析

5. 事后检验与简单效应分析

(五)统计功效和效果量

1.统计功效和效果量的含义

2.不同统计方法中常用的效果量指标

(六)回归分析

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和应用

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七)卡方检验

1.拟合度检验

2.独立性检验

(八)非参数检验

1.符号检验

2.符号秩次检验

3.中位数检验

4.秩和检验

5.秩次方差分析

心理测量

第一节 心理测量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基础

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 心理测量的特征和分类

3. 量表的类型

(二)经典测量理论

1. 经典测量理论模型

2. 心理测验的信效度

3. 心理测验的误差

4. 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三)现代测量理论

1. 概化理论

2. 项目反应理论

3. 认知诊断理论

第二节 心理测验及应用

(一)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 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2. 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3. 题目编制技术

   4. 测验标准化

   5. 测验等值技术

(二)心理测验的施测

1.测验的设计

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三)测验常模

1. 常模和常模团体

2. 分数的转换和合成

3. 常模的编制

4. 常用的常模

(四)标准参照测验

1. 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和作用

2. 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3. 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4. 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五)常用心理测验

1. 人格测验

2. 智力测验

3.常用临床心理测验

4.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

实验心理学

第一节 绪论

(一)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与科学属性

(二)实证研究的优越性

(三)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地位

1.实验法

2.相关研究法

3.观察法

(四)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

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变量

(一)自变量

(二)因变量

(三)额外变量

第三节 多变量设计

(一)多自变量与多因变量设计

(二)主效应与交互作用

第四节 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设计

(一)被试间设计

(二)被试内设计

(三)混合设计

第五节 小样本设计

(一)小样本设计

(二)小样本设计的类型

(三)小样本设计的评价

第六节 准实验设计

(一)准实验设计

(二)准实验设计的类型

(三)准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第七节 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一)实验研究的效度

1.构念效度

2.内部效度

3.统计结论效度

4.外部效度

(二)实验研究的信度

1.影响实验信度的因素

2.实验信度的验证

第八节 如何读和写心理实验报告

(一)文献检索

(二)核对清单阅读法

(三)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

第九节 反应时

(一)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反应时新法

(三)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

第十节 心理物理学

(一)感觉阈限的测量

(二)阈上感觉的测量

(三)心理物理函数

第十一节 信号检测论

(一)信号检测论的引入

(二)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

(三)信号检测论的两种独立指标

(四)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