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名称 |
文学理论 |
科目代码 |
801 |
命题方式 |
招生单位自命题 |
试卷满分 |
150 分 |
考试时间 |
180 分钟 |
考试方式 |
闭卷、 笔试 |
试卷内容结构 1.文学理论基础:70 2. 中国古代文论: 30 3.西方文论: 30 4.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成果:20 |
|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30 分 简 答 题: 3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30 分 理论辨析题: 3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30 分 分析论述题:2 小题 ,2 小题 ,每小题 30 分 ,共 60 分 |
|
考试目标 考核内容上,本考纲涵盖对学生文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理论分析与运用能力等 方面的考核。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方法去分析、 判断和解决有关文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能够合理分析、 评价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
|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绪论 了解文学理论的思想资源 、研究方法和分支;理解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 明确本书 |
的逻辑结构;掌握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性质和特征; 能够运用上述理论解析相关文学 现象。 ( 二 )文学本体论(第一章、 第二章) 掌握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审美艺术 、语言艺术的基本特性 ,掌握文学的价值与 功能; 能够运用文学性质、 价值与功能的理论来分析、 评价相关文学问题。 (三)文学创作论(第三章) 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掌握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和心理机制;能够运用 上述创作相关理论解析相关文学现象。 (五)文学文本论(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了解文学体裁的发展与分类 、融合与新变; 掌握文学作品言 、象、 意三个层次由表 及里的基本结构 、文学体裁类型 、文学风格 、流派、 思潮相关的理论知识; 能够运用上 述理论解析相关文学现象。 (六)文学接受论(第七章、 第八章) 了解文学接受的构成和作用 、文学接受的过程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功能;掌握文学 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相关问题、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能够运用上述理论知识独 立开展文学批评实践活动。 (七)文学发生发展论(第九章、 第十章) 了解文学发展的动力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当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掌握文学发生 相关学说 、文学发展中的平稳与不平稳 、现代传播与文学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文学相关 的理论; 能够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 |
参考书目 1.教材:马工程教材《文学理论》 (第二版),本书编写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 民出版社出版. 2.主要教学参考书 (1) 陆贵山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朱立元、 李钧主编《 二十世纪文论选》(上、 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西方文学理论》(第二版),本书编写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4)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