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南京邮电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610《教育技术学》参考教材及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科目吧!
南京邮电大学2026硕士610考纲
  (一)考试大纲
  1教育技术概述
  1.1教育技术
  1.1.1技术与教育技术
  1.1.2教育技术内涵的演变
  1.2教育技术发展
  1.2.1教育技术的起源
  1.2.2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2.3教育信息化发展
  1.3教育技术学
  1.3.1教育技术学的发展
  1.3.2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与性质
  1.3.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与使命
  2学习活动
  2.1学习体验
  2.1.1学习体验的内涵
  2.1.2学习体验的要素
  2.2学习活动
  2.2.1学习活动的内涵
  2.2.2有效学习活动的条件
  2.3学习活动设计
  2.3.1学习动机激发
  2.3.2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2.3.3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3学习空间
  3.1学习空间
  3.1.1学习空间与网络学习空间
  3.1.2学习空间设计
  3.2智慧学习环境
  3.2.1学习环境与智慧学习环境
  3.2.2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
  3.3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室
  3.3.1智慧校园
  3.3.2智慧教室
  4教学设计
  4.1教学设计概述
  4.1.1教学设计的内涵
  4.1.2教学目标与学习产出
  4.2教学设计流程
  4.2.1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和基本步骤
  4.2.2 ADDIE模型
  4.2.3迪克凯里模型
  4.3多媒体学习与认知负荷
  4.3.1多媒体学习理论
  4.3.2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4.3.3认知负荷理论
  4.3.4教学材料开发中的认知负荷
  5教育项目
  5.1项目与教育项目
  5.1.1项目与项目管理
  5.1.2项目生命周期
  5.1.3教育项目
  5.2教育项目设计
  5.2.1教育项目设计的逻辑模型
  5.2.2教育项目的目标和影响因素
  5.2.3教育项目的过程性产出
  5.2.4教育项目的结果和评价
  5.3教育项目评估
  5.3.1教育项目评估的概念
  5.3.2 CIPP评估模型
  6教育技术学研究
  6.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6.1.1科学研究概述
  6.1.2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流程
  6.1.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评述
  6.2设计思维
  6.2.1设计思维的起源
  6.2.2设计思维的步骤
  6.2.3设计思维对教育的变革
  6.3基于设计的研究
  6.3.1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内涵
  6.3.2基于设计的研究的通用模型
  6.3.3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一般过程
  7教育技术学理论
  7.1信息化教育与智慧教育
  7.1.1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7.1.2教育信息化理论
  7.1.3智慧教育
  7.2技术支持的学与教
  7.2.1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
  7.2.2信息化学习方式与教学变革
  7.2.3技术促进学习
  7.2.4信息技术教育
  7.2.5远程学习教学交互
  8技术赋能教育变革
  8.1科技创新与教育变革
  8.1.1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8.1.2科技创新对教育的影响
  8.2人工智能与教育
  8.2.1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
  8.2.2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场景
  8.2.3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8.3大数据与教育
  8.3.1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
  8.3.2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8.3.3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
  8.4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8.4.1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概述
  8.4.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8.4.3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展望
  9教育技术学的实践与展望
  9.1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
  9.1.1基础教育
  9.1.2高等教育
  9.1.3职业教育
  9.1.4终身教育
  9.2教育技术学的未来展望
  9.2.1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趋势
  9.2.2教育技术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9.2.3教育技术学的使命与责任
  (二)推荐教材(不限于本教材,需拓展阅读相关研究论文)
  黄荣怀,庄榕霞,王运武,杨俊锋.教育技术学导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