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会计师业务发展问题探讨
来源:网校 发布时间:2014-12-22 14:48 责编:高顿网校
两岸四地会计师业务发展问题探讨 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陈贵端 日期:2008-02-25 字号[ 大 中 小 ] 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经营重心及发展将随经济环境变动及全球化、社会需求及政府法令规范有所变动及业务趋向多元化。会计师因业务多元化,对各种业务核心、专业的要求更趋深度化,由此触动会计师行业服务团队必须集合不同专长的合伙人强化服务专业,甚至要选择异业策略结盟;事务所因专业深度化及签证风险及责任加大,其组织型态也会由个人执业变成联合执业,或采取公司(法人)、有限责任合伙(LLP)等形式,而国际化环境下跨国企业林立,为延伸服务,也有加盟成为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结盟所或与不同国度或地域之事务所联合成为合作所或成员所。两岸四地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发展都将面临上述问题。此种形势下,两岸四地的大中小型事务所都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如何采取创新突破性做法应对这些问题,推动业务拓展。以笔者的概括,当前有以下问题急需研讨。 一、会计师业务种类趋向多元化 法定业务系各级政府及法律规定,应由会计师执行的业务。例如在台湾地区,有以下一些:(1)证券法规定业务。如证券交易法第36条规定的公开发行公司,股票上市、上柜公司年度及半年度财务报表查核签证,季报核阅;证券交易法63条规定的证券商财务签证,财务预测报表核阅,内部控制制度审查,会计师查核公开发行公司财务报表时所出具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建议书等。(2)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资本额达一定数额以上者之财务报表查核签证,工商登记资本额查核签证。(3)金融法规定向金融机构融资超过一定额度(3000万元者)之融资财务签证。(4)所得税法规定之税务签证。(5)私立学校建立会计制度实施办法第12条之私校财务报表之查核签证。(6)会计师法规定可充任的各项职责业务,如充任公司之检查人、清算人、破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其它信托人、公司重整监督人、税务案件、工商登记或商标注册及有关事件之代理人等。 随着经济变动及社会对会计师核心专业能力需求变化,会计师业务趋向多元化,其非法定业务会日益增多。以台湾地区为例,包括:(1)工商登记业务。(2)税务咨询业务。(3)财务咨询业务,包括协助客户做好短、中、长期现金流量规划及资金筹措及使用规划,企业并购及策略联盟安排等。(4)管理顾问及会计制度建立,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内部稽核制度规划设计及执行辅导,企业再造及管理咨询服务等。 会计师业务趋向多元化,由法定业务趋向非法定业务,有可能影响到会计师超然独立地位,引发社会大众质疑。比如,美国SEC已下达会计师传统遵循审计业务(法定业务)与管理顾问(非法定业务)如有损及独立性,必须进行业务切割,即辞去会计师签证业务或将管理顾问工作做服务主体切割,另行成立顾问公司以避免利益冲突,损及独立超然立场。两岸四地会计师业务之发展,亦将面临此一严肃问题。 二、会师遵循审计业务逐渐扩大至签证,进而扩展到认证业务 基于会计原则及法律规定进行审计查核客户财务报表称为遵循性服务(Complianceservice),通常是提升或报告信息的品质,使信息披露具有公信力。会计师查核报告是对报表提供者(委任客户)及报表使用者(银行或投资大众)表示其专业意见,即财务报表是否依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及相关法令编制,是否足以允当表达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在台湾地区,遵循审计业务性质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审计(Audit),即一般所谓财务报表查核签证(在内地称为财务报表审计),其服务目的在提高财务报表品质。(2)签证(Attestation,内地称为审阅或复核),即对客户的书面报导,经过验证后给予签证,提高信息之可信度及公信力,例如网站每日到访人数签证、921震灾捐款签证等。(3)认证(Assurance,内地称为鉴证或保证),即对某一事件(如奥斯卡颁奖)或某一流程(如彩券发行及抽奖)或某一案件执行结果等,其作业之过程及各项成果之汇总以及最后对成果评估等流程制度之设计,流程之执行以及评估标准之设定以及最后结果之产生做一彻底稽核及验证,然后对此一事件、流程及评估结果做一独立超然的报告。认证业务之机会乃藉重会计师公正、超然性,其业务包括:电子商务证:电子商务安全、交易量、造访人次之认证;健康医疗认证,即保险公司指派会计师认证医疗单位作业流程,及各项收支纪录,作为保险给付参考;系统可信度认证;风险评估之认证;机构单位绩效考核之认证;老人照顾之认证。 三、应重新审视会计师业务趋于多元化是否会影响独立立场 目前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发展中,管理顾问咨询业务比重愈来愈高,甚至凌驾于传统遵循审计业务之上,以致于美国及英国的证券监管机构怀疑对其审计及认证客户是否能维持独立超然立场,并要求限期改善,否则将去函各审计客户要求更换会计师。由此,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是要做审计事务所还是做咨询公司?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纷纷将管理顾问部门独立出去,成立管理顾问公司。台湾、香港等地的证券监管机构亦要求会计师严守独立超然立场,许多事务所亦纷纷将管理顾问业务独立于认证与签证业务之外。 那么,哪些非审计业务有可能影响会计师超然独立立场呢?比如,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部门与猎头公司做业务策略联盟或做退休金精算,为企业扁平化再造、企业规划薪工制度、考核等业务;制度规划设计部门与大型软件公司合作如ERP系统上线辅导;法律税务部门与律师事务所策略结盟,甚至直接雇用律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内成立法律税务咨询服务部门,共同负责客户税务及证券、商务诉讼。这些业务也都曾引发社会大众及SEC对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能否秉持独立超然立场之关切,值得我们共同研讨。 四、专业能力要求日益专精深化的事务所有必要考虑组织及人员派任实行不同行业的专业分工 随着会计师业务趋于多元化,事务所为提升专业能力及服务品质有必要采取不同行业(Industry)的专业分工。每位合伙人、经理及高级人员均于进来时选定服务线(ServiceLines),如审计、管理顾问或税务咨询服务部门,再选择不同的行业,如银行业、建筑业、电子业。不同服务线的领导人负责产品开发及服务技能之训练与培养。不同行业的负责人对客户提供服务(service)。专业分工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士应具有该产品之知识,不须要客户花时间来沟通;前来查账的人员也较能掌握查核重点及掌握审计风险,查核较有效率,客户满意度亦较高。查核专业能力的专精与深化,有助于该行业的业务拓展。 五、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选择 经济动态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全球布局,会带动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改变。比如为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范围,会计师事务所会选择由个人执业改为联合执业;而服务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际,会要求地方性事务所转为加盟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成为结盟所或寻求国外合作所。 以台湾地区为例,2004年会计师事务所家数有736家,其中126家设有分所180个,合计有916个执业场所;会计师单独开业者510家,占69%,由二位以上开业会计师联合执业者226家,占31%;2004年平均每家事务所从业人员21人,平均收入2262万元台币(下同);从业人员未满20人之小型事务所636家,占86.4%,20人至49人中型事务所64家,占8.7%,50人至99人之大型事务所24家,占3.3%,100人以上超大型事务所12家,占1.7%;执行业务收入未满500万元之事务昕438家,占59.6%,500万至1,000万元者142家,占19.3%,1000万元以上占156家,占21.1%,执行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仅12家,业务收入达112亿,占全部事务所的67-3%;全年执行业务总收入166亿元,其中公开发行签证收入35亿,融资签证收入23亿,其它财务签证26亿,所得税签证36亿,其它税务签证13亿,管理顾问7亿,工商登记10亿,其它执行业务12亿等,合并计算,财务签证占50%,税务签证占21%,其它税务业务占10%,管理顾问占4%;以财务签证业务为主的事务所占51%,为税务签证及其它税务事务为主的占32%。 进一步分析,台湾会计师事务所以独资个人事务所为主占69%,联合事务所占31%。个人昕优点为自主性及自由度高,惟训练不足及人力薄弱,客户成长后,易流失到中大型事务所。中大型事务所采联合执业系合伙组织,大部分采责任或利润中心,各合伙人对其属下经理、领组、助理人员薪资及考绩由其自主决定、收入个别归属,分摊共同费用,研发(R&D)、人力培训,审计品质共同要求。亦有采实质联合,即较紧密之合伙关系,合伙人及员工、客户分派由事务所按组织规章制度统一调派,综合各种绩效分配利润。随着大量外资涌入台湾,及台商全球布局,到海外投资设厂,驱动事务所业务国际化与国际合作,合作关系有采取实质联盟利益分享,亏损共担,有采取仅仅加盟而未实际结合仅分摊保险及联盟总所费用,并非利益分享及亏损其担;亦有采双边合作所关系。“四大”由于成立久远,成员所分布全球,具国际化经验,企业国际化全球布局及在国外投资与资本市场筹资需求,其各地结盟所在会计师市场挟其全球化竞争优势,垄断各国上市上柜市场。其它中大型事务所亦纷纷建立国际性结盟组织,急起直追,比如台湾前12大均各有其国际结盟或合作所。 由此观之,两岸四地庞大的会计师业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寻求合作,拓展业务,尤其大陆经济快速起飞,会计师业务庞大市场是否能避免为“四大”垄断有待观察。而如何进行良性竞争,提升会计师专业服务品质,履行会计师社会责任,则是会计师同道之使命。 六、两岸加入WTO对会计师业务之冲击与两岸四地会计师如何寻求业务合作契机 1995年初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设立宗旨在透过多边谘商建立规范,降低会员彼此间关税与非关税障碍,共同推动各项贸易自由化,提供稳定及可预测贸易环境。两岸于2001年均加入WTO组织,争取一般最惠国待遇及平等之国际竞争地位并期望透过WTO解决贸易争端。台湾地区加入WTO承诺,在台湾地区执行会计师专属业务(如查核签证)。外国人得应考会计师考试、取得会计师资格,设立会计师事务所,至于从事专属业务以外之会计服务,则未列限制。而大陆加入WTO后,外国会计师应考试登记执业在法规上势必松绑,并对外开放。1994年大陆正式开放港澳台胞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为有意在大陆执业之港澳台会计师提供入门机会,如台湾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估计已有数百人。惟根据2002年《外籍注册会计师注册审批暂行办法》规定,境外会计师若想在大陆执行会计师业务必须具备:考取大陆注册会计师并加入中注协取得会员资格;具有二年以上在中国境内从事独立审计工作经验;在申请中国注册会计师前已在大陆累计居住一年;外籍中国注册会计师每年必须在中国境内工作至少半年以上。以上规定限制了目前台湾及外籍会计师登录注册执业意愿,所以大部分仅执行管理顾问及投资顾问等非法定业务,会计师法定业务只有借助大陆或香港、澳门会计师以合作或合资方式进行。相对而言,香港及澳门会计师在大陆执业机会应较大。据调查,台湾会计师赴大陆执业原因中,以配合客户需求者为最多,占77.8%,为拓展业务市场者占11.1%,因同业竞争占7.8%,其它原因占3.3%。目前台湾会计师在大陆执业收入约2亿,以台湾四大为主,其业务主要为查核台湾转投资公司之帐务,评估投资案或企业顾问工作等。2006年5月,中注协第三届注册会计师论坛上刘仲黎会长称,2005年大陆本土会计师事务所5639家,收入总和达183亿元人民币,本土事务所收入超过2000万元者只有100多家,没有一家收入能超过2亿元。此一现象值得深思:如何强化本土事务所专业,使其能做大做强。同时,台港澳三地大量投资大陆及台商大量外移大陆的形势下,如何放宽港、澳、台三地会计师到大陆执业条件,使大陆会计师能加强与港、澳、台会计师业务合作,以加速协助大陆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亦为值得深思课题。 (作者为台湾建智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 税收,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调节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愈发繁杂,税收调整愈发频繁,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税收命脉,迫切需要综合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入税务经理专修班,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复议,拓宽税务处理软技能,成为优秀的财会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