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校 发布时间:2014-12-22 14:48 责编:高顿网校
瑞士各州争抢“黄金纳税人” 来源:商务部 作者: 日期:2008-02-25 字号[ 大 中 小 ]   最近,德国乳业巨头西奥·穆勒正式移居瑞士,引起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关注。在此之前,9月底,德国前网球巨星鲍里斯·贝克尔宣布迁往瑞士,他的新公司也在瑞士开张。德国乃至欧洲的富豪们纷纷移居瑞士,一个重要原因是,瑞士各州竞相减税,筑巢引凤,吸引外国富人入住。  瑞士是一个独特的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为独立的立法和行政权。除联邦宪法外,各州也有自己的宪法。联邦政府管辖外交、财政、金融、联邦税收、货币、国防、海关和社会保障等,其他事务则由各州管辖。瑞士实行民兵制,职业军人只有3600人,这种“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军费开支。瑞士全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但教育事业由各州负责,各州自筹经费。与事权相对应,联邦政府的财权相对较小,而各州政府的财权相应较大。以1993年为例,在瑞士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上,联邦政府的收入是94.76亿瑞士法郎,而州政府的收入是186.95亿瑞士法郎,地方级收入是158.17亿瑞士法郎。  瑞士的税收体制也具有明显的联邦制特征,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都有权征税。除联邦宪法中明令禁止的或联邦有所保留的税种外,各州作为独立的联邦成员在征税方面享有自主权。瑞士26个州各有自己的税法,并自行制定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地方政府在本州税法的范围内,还可以征收附加税。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联邦的税率仅为8.5%,但各州之间税率则差距很大。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最近的研究显示,连同联邦企业所得税在内,瑞士各州的企业所得税平均税率为25.1%,税率最低的楚格州仅为17.8%。而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的企业所得税负担通常为企业盈利的30%~55%。此外,瑞士各州还实行各种税收优惠以吸引企业,大多数州可在最长10年的期限内对新成立的企业实行全部或部分免税。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瑞士联邦采用超额累进税率,*6税率仅为11.5%。而连同联邦个人所得税在内,各州纳税人的个税最低的仅为3.4%,*6的也只有27.4%。另外,无论各州还是瑞士联邦,都规定了一个收入界限,在此界限之上的收入不再采用累进税率。这个界限各州不同,介于30万瑞士法郎~100万瑞士法郎之间。这个界限的设定显然方便了许多超级富豪。  由于明星和大企业家能给当地带来高额的消费,创造税收和就业机会,瑞士媒体将他们称之为“黄金纳税人”。毋庸置疑,瑞士吸引这些黄金纳税人的,并不只是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有益健康的气候。不管这些外来富翁们承不承认,瑞士的低税负都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之一。  瑞士的联邦税收原本就比许多欧洲国家轻,为了招揽富翁们到自己的土地上“筑巢”,各州又纷纷向富人和大公司提供税收优惠,瑞士各州之间展开了一场税收竞争。  楚格州因富人和众多公司的落户,已成为瑞士最富有的州之一。楚格州吸引“黄金纳税人”的重要法宝就是低税率。例如,贝克尔刚在此地开张的公司,只需要缴纳16.3%的公司所得税,而在德国,他所面临的公司所得税税率是38.4%。楚格州的个人所得税也低得让德国人惊叹——*6税率仅为23%,而德国是54%。此外,楚格州还向外国富人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F1车王”迈克尔·舒马赫等移居此地的外国体育明星,就曾与当地税务机关达成个人税收协议,享受比正常税率还低的税率。  “黄金纳税人”可能带来的巨大效益,点燃了瑞士26个州之间的减税竞赛。20年以前,瑞士中部的农业州施维茨还是全国最贫穷的州之一,但在实行大幅减税后,该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现在,施维茨的经济发展程度在全国排名第七,其人口数从10万增长到13万,而在此注册的公司数量也是原来的3倍。施维茨成了“减税致富”的典型,也成为其他州争相效仿的榜样。  最近,经济发展程度排名第十八位的沙夫豪森州,也准备对富有的个人、家庭和大公司实行大幅减税。根据该州即将进行全民投票的税收方案,年收入超过50万瑞士法郎的个人和资产超过1000万瑞士法郎的公司,都可以享受特殊减税优惠。  瑞士各州的减税政策的确收到了成效。在移居瑞士的名人、富人的冗长名单里,除三届温布尔登网球赛冠军贝克尔外,还有环法自行车赛亚军扬·乌尔里奇、世界著名时装品牌BOSS的老板乌韦·霍利、亿万富翁恩格罗恩等,他们都先后离开祖国,来瑞士享受温和的“税收气候”。而贝克尔现在的生意伙伴克莱文,早在20多年前就和德国*5零售商、全球四大零售商之一的麦德龙集团的老板一起定居瑞士。  最近移居瑞士的,是德国乳业巨头穆勒乳业的老板西奥·穆勒。在1896年,当西奥·穆勒的祖父在巴伐利亚建起一个乡村小牛奶厂时,根本没想到百年后小厂能发展成如此大的产业。在西奥·穆勒的经营下,穆勒乳业去年的营业额达10亿欧元,雇员人数超过2400人。家业大了也有麻烦,按照德国税法,当西奥·穆勒在将产业移交其子女时,必须缴纳数亿欧元的遗产税。为了避开巨额税负,西奥·穆勒决定搬到邻国瑞士。在瑞士,像他这种情况是不必缴遗产税的。  一些外国企业也把瑞士当作了“税收绿洲”。由于瑞士的企业所得税比其他欧洲国家低,并且对企业资金和利润的转移基本上不设限制,很多欧洲企业把总公司设在瑞士而进行合理避税。今年9月,德国高科技企业的“旗舰”英飞凌公司也宣布,准备将公司总部从慕尼黑迁往瑞士。  然而在楚格州这样的“避税天堂”里,富翁们也并非事事如意。由于越来越多富人涌向这里,楚格州已成为瑞士最难购房的地方之一。当地报纸调侃道,寻找一处中意的住宅是贝克尔目前*5的挑战。另外,在楚格州的生活成本不低,当地的房租、医疗费用等比其他西方工业国高出约40%。专家警告说,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才有必要移居到这样的地方。  “黄金纳税人”虽然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但不是所有瑞士人都愿意和他们作邻居。迈克尔·舒马赫在瑞士小镇沃尔夫哈登修建住宅的计划就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反对。原因是州政府向舒马赫提供的税收优惠等诸多特权,早已令普通居民不满。当地居民还认为,舒马赫占地15公顷的“行宫”会破坏当地的自然风貌,而将来无数记者、崇拜者的到访会打破当地数百年来的宁静。在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下,舒马赫只得放弃了建房计划。  BOSS公司的老板乌韦·霍利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由于打算在风光秀美的康士坦茨湖畔修建豪宅,霍利遭到当地居民的抗议。为此,他不得不向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当地的分支机构捐赠了36万瑞士法郎(约27.4万美元),才得以平息反对之声。  参与减税竞赛的瑞士各州,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沙夫豪森州财政部长比尔格表示,沙夫豪森州是被迫参与竞争的。他说:“在各州之间存在着不健康的税收竞争,但我们无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面临着低税率‘邻居们’的残酷竞争,不得不适应形势,采取类似措施。”据比尔格介绍,沙州的减税方案目前将使州政府每年损失420万瑞士法郎税收,到2007年才有望达到收支平衡。他说,如果减税措施起了作用,所有人都会受益,但如果失败,“后果最终将由普通纳税人承担”。与靠近经济中心苏黎世的沙夫豪森州相比,汝拉、瓦莱这样更贫穷的州,其处境则更为不利。对这些州来说,减税意味着政府能用于学校、医院和道路建设的钱会更少。  随着税收竞争的加剧,各地区的税率差别越来越大。在瑞士境内,一对年收入为10万瑞郎(约合7.6万美元)的已婚夫妇如果住在不同的地方,他们要缴的州和地方所得税将在6100瑞士法郎到2.1万瑞士法郎之间波动。此外,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少数富有居民,一旦这些富有居民的收入骤降,就会对州财政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弗雷恩巴赫镇,金融家马丁·艾伯纳就住在该镇位于苏黎世湖畔的一座小村庄里。在股市狂泄之后,艾伯纳的应税财产从数十亿瑞士法郎骤降到约1亿瑞士法郎,导致该镇财政收入大跌,政府不得不决定明年将全镇的税收提高20%。  分析家批评道,这种抢夺“黄金纳税人”的竞争会强迫各地区尽可能降低税收,这样不仅伤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还会加剧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矫正这种不平衡,瑞士联邦政府向经济落后地区的公司提供了税收减免,但这点“毛毛雨”目前根本敌不过各州之间减税竞争的“高烧”。 税收,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调节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愈发繁杂,税收调整愈发频繁,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税收命脉,迫切需要综合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入税务经理专修班,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复议,拓宽税务处理软技能,成为优秀的财会人。
登录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