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号)第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对外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在申报扣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扣缴当日国家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操作中“扣缴当日”如何理解和掌握?扣缴义务发生日、发票日、实际缴纳税款日还是其他?
答:参考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相关问题解答(七)》规定: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9)3号)请问第九条:扣缴义务人对外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在申报扣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扣缴当日国家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何理解?是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当天(如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当天),还是企业到税务部门申报扣税的当天?
答:应该是企业到税务部门申报扣缴的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