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管理员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其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调查分析全市基层管理员队伍现状,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机制,是关系税收征管绩效的一件大事。
  一、当前税收管理员队伍现状
  自2005年西宁市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以来,全市7个区县局均设立了税收管理员岗位,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税收管理员236人,占全市在岗工作人员(共614人)的38%。
  一是按税源管理统计。重点税源管理人员为62人,占税管员总体的26%;一般税源管理人员为115人,占税管员总体的49%;个体税源管理人员为59人,占税管员总体的25%。
  二是按年龄统计。30岁以下2人,占税管员总体的0.8%;30至40岁的43人,占税管员总体的18%;40岁以上的191人,占税管员总体的81.2%。
  三是按学历统计。高中文化程度的9人,占税管员总体的3.8%;大专(大学)文化程度的225人,占税管员总体的95.4%;研究生2人,占税管员总体的0.8%。
  四是按职称统计。具有初级职称的43人,占税管员总体的18.2%,其中会计专业7人,经济专业36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0人,占税管员总体的4.2%,其中会计专业8人,经济专业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人,为经济专业,占税管员总体的0.4%。
  二、存在问题
  (一)税收管理员队伍趋于老化
  截至2011年底,全市地税干部共有614名,其中税收管理员236人,仅占全部人员的38%,担负着全市52299户纳税户(其中企业13465户、个体工商户38834户)的税收征管工作,人均管户221户。此外,税收管理员队伍的平均年龄从1994年分设时的33岁,提高到2011年的46岁,十七年间平均年龄增加了13岁。税收管理员人员少、管户多、年龄大,其管户力量相对薄弱造成管户不深、不细、不透,导致税源精细化管理仅仅停留在了表面。
  (二)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存在“三个不对称”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对称”:一是信息不对称,无法全面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实施有效管理;二是人力不对称,税收管理员数量有限,但管户数量日趋增多;三是能力不对称,随着人均管户的不断增加,管理事项日趋复杂,税收管理员现有业务技能水平成为掣肘精细化管理的制约因素。
  (三)在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中存在“三个过大”
  税收管理员在管户过程中普遍存在“三个过大”的问题:一是责任过大,事务繁杂,岗责超出个人承受能力,无法管细管深;二是权力过大,管户涉税事项自由裁量空间大,缺乏监督和制约;三是风险过大,现行的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未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部分税收管理员履行职责不到位,加大了管理员的税收执法风险。
  三、工作建议
  (一)改革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
  一方面要调整管理方式,按照涉税事项进行管理,改革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税收管理员不再包揽纳税人的所有事项,从源头上防止“人情税”、“关系税”、以权谋私等不廉洁行为。一方面要改革税收管理体制机制,既提升管理层级,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管理职责部分上收,又集中各方面优秀人才实行专业化、团队式管理,提高税源控管能力。
  (二)突出重点,细化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体系
  进一步突出和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工作重点,理顺工作规程,规范检查标准,均衡辅导内容,从制度上保障税收征管日常检查工作的完备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纳税异常企业的管理,强化实地调查核查,深入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变宽泛管理为深入管理,发挥日常检查的*5效力。
  (三)建立能动的工作考评机制,强化业务知识培训
  税收管理工作是否扎实有效,关键在于调动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要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实行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做到奖罚分明,绩效考核;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强化分类培训,注重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建立纳税评估和行业管理专家团队,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业务素质。
  (四)不断减负,减少税收管理员事务性工作
  1.在坚持依法治税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并流程、减少环节、简化文书,减少存档的纸质资料,及时对人工采集的涉税信息进行电子化处理。依托信息平台,实现任务分配、综合查询、工作底稿、数据更新等操作功能,达到权责明晰、运转流畅、管理高效。
  2.压缩和简并工作报表。减少由税收管理员手工填写的统计报表数量,上级机关可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查询并自动生成报表,不再由基层税收管理员完成,使其从纷繁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深入企业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问题,将时间和精力集中投入到税源管理工作中。
  3.整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依托于信息网络的征收、管理、稽查信息交流制度,整合向下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对将要下达安排的业务事项按时间、地点、缓急等分类,做到对同一纳税人相关核查事项统一下达,避免交叉重复。注重基础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一次采集,共享利用,减少税收管理员的重复劳动。
  4.进一步精简各类会议和文件。转变工作作风,改变传统主要依靠召开会议和印发文件推动和落实工作的做法,加强管理,严格把关,树立务实高效的行政新风,让基层税务机关和广大税收管理员集中精力管好税、服好务。
  文章来源:西宁市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