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地税直属征收分局紧紧围绕省局提出的“以调整职能配置为保障,以防范税收风险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以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以优化服务职能为根本,努力实现一体化、专业化、扁平化、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体系”为目标,按照市局周局长提出的“123456”税收征管改革思路,依托于科技信息手段,重点在构建纳税服务和税源监控两个体系上作好改革文章。
  构建全方位的纳税服务体系。一是实行涉税事项办税服务厅终审制。依托电子税务局平台,通过定岗定责定流程定时限,全方位地将164个涉税事项纳入信息平台进行处理和监控,其中征管事项五类27个,包括登记类、认定类、证明管理类、申报征收类和发票管理类,税政事项一类即税收优惠类137个事项,全部实行办税服务厅终审制,形成“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后续监管”的服务格局。二是提供多渠道的办税途径。除传统的办税服务厅办税外,还向纳税人提供了网上办税途径,纳税人可登录网站提请税费申报和查询办理等事项,也可申请CA用户纳税人认证后自行安装客户端申请进行涉税网上审批、网上备案、网上报告等事项的办理,目前该局纳税人已通过客户端申请了冠名发票的印制,事项发起后通过电子税务局流程直接就传递到省地税局进行了办理,另外还通过客户端办理了网上财务会计制度和软件、银行账号的报告等事项。三是提供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采取了5项措施:实行“一窗式”服务。该局对办税服务厅窗口职能进行了整合优化,实现了“一窗通办”,纳税人所需办理的税务登记、税费申报、购用发票、前移涉税事项等四大类业务均可在一个窗口办理,切实改变了纳税人办几件事要排几次队要到不同窗口或部门办理的局面。优化数据报送渠道。通过电子税务局开辟了数据报送通道,纳税人可在客户端就可将财务数据信息、土地信息、房屋信息、股权信息、跨地区分支机构、总机构信息、所得税分配信息等及时进行报送。深化蹲企服务。结合蹲企服务系统平台上线,将蹲企服务工作延伸到了网上受理、互动、咨询,服务方式更加简便灵活及时。发挥涉税中介服务作用。在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中积极引入涉税中介合作,为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涉税服务。优化咨询宣传服务。结合电子税务局的上线,该局进一步强化了导税服务,采取了在大厅设立涉税事项预受理台强化纳税咨询服务,印制涉税事项办理所需资料宣传单、办税服务指引宣传折页,在办税服务厅大屏及时向纳税人宣传各种办税途径和办税功能等多种措施。
  构建税源监控体系。一是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该局按照“行业+规模”的分类标准,将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并对重点税源落实好“五按”原则,对重要规模、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要事项等重点税源实行专人专业化管理。分局专门拟定了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分别从重点税源管理原则、岗位工作职责、管理工作内容、考核管理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将重点税源管理的工作内容细化为一户式管理台账,包括企业登记、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房产、土地、税款台账等方面的信息,结合不同的行业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监控措施。二是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重组机构。在原有机构编制和职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职能转换,按照纳税服务、基础管理、风险评估三大征管序列,设置纳税服务部门、税源管理部门、纳税评估部门,并根据分局征管的特殊性,增设两个内部机构:存量房交易涉税征收管理部门、数据处理中心,完善了征管职能部门的建立。重定职责。坚持以专业化管理岗责体系建设为主线,将税源管理职责进行科学分工,原税收管理员职责为服务受理、基础管理和风险管理三大类,通过税收征管改革将服务受理职能转移到办税服务厅(涉税事项前移),风险管理主要以风险评估、税种汇算清算、税收检查等复杂性事项为主,职能放在了纳税评估部门。税源管理部门只保留了基础管理职能,主要以户籍管理、信息采集、涉税审批核实、欠税清缴等事项为主,并将重点税种和重要事项剥离出来,单独实施专业化管理,改变了税收管理员“各事统管”的局面,逐步实现了“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强化数据处理中心职能。不断明确数据处理中心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职能,除负责涉税费数据的录入、处理、维护和比对、分析、结果推送等工作,按照风控职能做好数据支撑外,分局为充分体现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服务及税源监控职能,积极为税收管理员作“瘦身”,将职能部门交由税源管理部门报送的部分报表资料,交由数据处理中心处理,负责报表数据的抽取填列分析、数据推送,数据维护工作,同时还将根据管理监控和分析应用的需要,进行数据深加工处理,提供相应的可视化图表和数据信息报告,还将根据税源管理、税源分析的数据要求,归并整理各应用系统和外部部门提供的可用数据资源,提出增值利用的需求,为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打下数据基础。
  文章来源:昆明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