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地税系统部署落实省局征管核心系统(升级版)双轨上线工作以来,各单位围绕上线这个全局性重点中心工作,时刻紧绷上线这根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行动,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决心下赢上线这盘棋。
 
  纳税服务局:作为双轨试点上线的前沿主阵地,纳税服务局先行一步,提早预案,确保有备无患。一是开展数据清理。按照鄂地税发〔2014〕98号文要求,于7月4日组织专班实地盘点票证、发票库房,清理核对各类实物电子票证、发票,并通过过期初库存录入功能将发票、票证库存情况录入新系统;清理现有系统中未完结的各种发起待流转、审核审批流程的中间环节等待办任务。二是组织业务培训。召集各办税厅(点)负责人集中学习省局涉税费业务操作规程,按业务发起类别归集整理123项常用业务,制作成PDF电子版规程共享,拷贝至每名干部的办公电脑桌面,做到人手一份,随时学习,随时查阅。
 
  团城山分局:管辖市区六千余正常户,建安项目六千多个,针对建安项目登记表数据采集量大、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数据采集方案,召集税收管理员集中讲授《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进一步解读填表说明、明确填表数据项,统一采集口径,统一填表标准,并结合实际优先采集项目预算一千万的市级重点工程项目。为确保房地产类采集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分局干部牺牲休息时间分批次对百余名房地产企业纳税人进行采集培训。分局管辖市级绝大多数行政机关,如市公安局、检察院、财政局等,这些单位的《纯社会保险登记单位上线信息采集表》进户采集难,要求签章难,分局班子积极与市局通气,主动联系市社保局取得支持,从社保系统中导出缴费单位基本信息,减少采集录入的工作量。
 
  黄石港分局:实施专业化管理,基础管理一科管理企业,基础管理二科管个体,采集范围涉及企业三千户,个体两千户,分局理顺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工作思路,集中精干力量优先采集重点税源企业户、规模较大的个体户,后采集纳税额度小的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户。在采集表发放和回收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市局税企面对面、QQ群等平台传送电子表单,沟通答疑各类问题,确保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步调一致。在历史数据清理方面,主要难点聚焦在非正常户清理上。因国家政策性优惠原因,分局在旧系统中现有一千多非正常个体户,转非的情况复杂,需税管员逐户打电话、集中巡查分类核实清洗。对纳税人实际存在,因人为原因转非的,进行非正常户解除处理;对没有欠税且没有未缴销发票的纳税人,认定为非正常户超过两年的,注销其税务登记证件;转非前系统按月(季)自动结转定税额产生欠税信息,且无其他遗留问题的双定户,进行非正常户解除处理。
 
  大冶市局、阳新县局:一是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职能科室,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轨上线”领导小组。细化实施方案,制定上线工作计划表,成立综合组、业务组、技术组、审核组、测试组,明确各小组职责分工,市局班子成员任各组督办领导,机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任责任人。二是认真部署,配合测试。召开基础资料采集专题培训会,根据鄂地税发〔2014〕98号文要求,对征管四张表,社保规费四张表的填表说明,分项详细讲授注释,统一采集口径、采集方法,下硬性要求7月31日前保质保量完成。分别选派既精通税收业务又熟悉系统操作的业务骨干,利用武昌培训环境参与市局组织的操作流程培训,使用黄石初始化环境,测试比对黄石业务层级与本地业务层级的差异。三是勇于摸索,完成初始化。大冶市局、阳新县局新机构人员到位后,组织技术、业务口科室,利用周末集中办公,按照省局关于县级税务机构调整的4+4+X的模式,在系统中初始化配置机构职能树、理顺岗位人员清单,初步搭建发票、票证市(县)两级库房,设置管理员,并开展验证性测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