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征询建议,完善体系。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服务对象征询意见,开展部门预算编审调研,摸清部门预算编审中存在的问题、影响预算管理的因素,确保预算编审工作落到实处。根据预算单位的需求,在充分考虑部门单位职能性质的基础上,兼顾单位之间的个性差别,及时修改完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努力从制度层面防止出现日常公用经费占用专项经费现象。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费标准,为细化部门预算提供科学、翔实的政策依据。


  二是衔接信息,动态管理。加强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项目等数据的动态管理。探索单位人员、编制、工资数据的动态衔接,对基础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各部门的资产情况。推行项目库支出滚动管理,不断完善项目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