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厦门市政府将推出一批新举措、上马一批新项目,让生活在厦门的人们切实感受到越来越好的生活品质,真正朝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前行。
  促和谐:提供公平教育机会
  女儿在厦门思明第二实验小学就读一年级的钟女士与家人在厦经营一家餐馆。去年9月份前,由于户口在外地,女儿能否在厦门落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钟女士一家。幸运的是,得益于厦门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钟女士的女儿最后得以在厦门就读。
  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一直是城市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那么,厦门对于“入托难、入学难”的问题,解决成效如何呢?
  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厦门新建公办幼儿园18所,增加学位5490个。去年支持开建34所、建成12所中小学,新增学位1.1万个,并支持民办学校吸纳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入学,缓解义务教育就读公办校压力。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厦门公办义务教育比例已经提高至82.5%。
  此外,厦门市发改委的计划报告还透露,厦门今年将完善集体和民办幼儿园分级管理和补助制度,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入学管理服务意见,完善免除随迁子女学杂费等费用的政策。
  据厦门市财政局提交的2014年市本级预算案,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将主要投向20个大类。其中,支出最多的是教育,为89.1383亿元。
  增保障:财政补助高于国标
  去年下半年,位于新店镇祥吴社区宋厝村北侧、朱坑村西南侧的翔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完成了主体建设,预计2014年可开业运营。该中心总用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可容纳床位300张,总投资5300多万元。一期拟建一栋9层大楼,床位200张,可满足社会养老、孤老供养、孤儿养育、社会救助、优抚保障、救灾救济物资仓库及医疗服务等功能要求。至此,厦门岛外四区都建成了综合社会福利中心。
  老有所养,这是我们共同的希望。去年,厦门新增养老机构5所,新增养老床位1510张,千名老人养老床位占有率达28.384‰。同时,厦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了310元,增量位居全国首位。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