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2生机和活力的成分。中山市民营经济主体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近年来,该市的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支撑和推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民营企业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毫无疑问,融资难是民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难,症结在于其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融资特征。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分散、周期短、随机性大,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是民营企业不易获得银行贷款的主要原因;另外,民营企业的信誉、财务、业务状况等信息离散度高、透明度低、缺乏规范也使它们在资金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不易获得银行贷款。
中山市为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近年来,该市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是大力推进小微企业上规上限。加大力度引导企业进入《中山市上规上限培育企业名录》。2014年,该市以古镇、横栏、坦洲三个镇区为试点,联合各部门加大力度做好企业上规上限的跟踪、动员、宣传、申报工作。同时对上述镇区部分企业开展企业会计信息调研,详细了解和分析规下限下企业的会计信息,敦促实际具备条件的企业上规上限。二是积极开展“助保贷”业务。鼓励各合作银行加快贷款审批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一批小微企业上规上限。2014年市财政设立资金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金,专门用于为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时提供增信并对所产生的风险损失进行补偿,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截至今年6月30日,建行、中行、农商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共向该市35家小微企业发放48笔“助保贷”业务,累计发放金额19,767.8万元。另外,各合作银行已完成审批未发放的贷款18,490万元;审批中的贷款25,730万元;三是2015-2016年每年将安排3,000万元,对以“助保贷”业务模式取得贷款的企业,按照月均贷款余额给予年贴息率不超过2%的贴息,每家企业每年*6可获30万元贴息。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贴息,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