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PP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主要包括BOT、BOO、PFI等模式。狭义PPP则与BOT原理相似,都由“使用者付费”,但PPP比BOT更加强调公私部门的全程合作。我们所说的主要是财政部正在主导推动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
  PPP模式内涵
  (一)PPP是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项目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二)PPP融资模式可以使社会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PPP方 式的操作规则不仅使企业参与到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而且将更有效率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引入项目,这不仅降低了投资风 险,还能有效地实现对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控制,较好地保障国家与企业各方的利益。对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运作成本甚至资产负债率都有值得肯定的现实意 义。
  (三)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社会资本“有利可图”。采取PPP模式,政府可以给予社会投资者相应的政策扶持作为补偿,如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可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积极性。
  (四)PPP模式在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质量。在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由企业负责项目融资,不仅能节省政府的投资,还可以将项目的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企业,从而减轻政府的风险。同时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PPP模式特征
  (一)多样性: PPP模式并不是全球标准化的,每个国家PPP的实施方法都是:
  1、为满足政府政策目标而设计;
  2、用以补充其它公共采购和公共服务交付方法;
  3、根据现有的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源来实现。
  (二)复杂性:尽管PPP是复杂的,但也存在共性:
  1、广泛适用于多个行业;
  2、大部分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资本;
  3、是以长期的安排为基础;
  4、私营部门资本风险与交付公共服务的绩效挂钩;
  5、价格固定,基于产出的合同。
  (三)长期性:一般一个PPP项目时间至少为10年以上,最长可达40-50年。
  狭义PPP模式分类
  (一)融资性质类。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应用范围很广,从简单的短期(有或没有投资需求)管理合同到长期合同,包括资金、规划、建设、营运、维修和资产剥离。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由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对拥有和维持资产负责的合作伙伴所决定。
  (二)非融资性质类。
  1、作业外包:政府或政府性公司通过签订外包合同方式,将某些作业性、辅助性工作委托给外部企业/个人承担和完成,以期达到集中资源和注意力于自己的核心事务的目的。一般由政府方给作业承担方付费。
  2、运营与维护合同(O&M):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根据合同,在特定的时间内,运营公有资产。公共合作伙伴保留资产的所有权。
  3、移交、运营、移交(TOT):政府部门将拥有的设施的移交给民营机构运营,通常民营机构需要支付一笔转让款,期满后再将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方。
  (三)股权/产权转让性质类。政府将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企业的部分产权/股权转让给民营机构,建立和形成多元投资和有效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政府授予新合资公司特许权,许可其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经营特定业务
  (四)合资合作性质类。政府方以国有企业的资产与民营机构(通常以现金方式出资)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负责原国有独资企业的经营。同样,政府将授予新合资公司特许权,许可其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经营特定业务。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9步。?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