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东湖区财政局“三多”加强绩效管理

  加强财政绩效管理可以提高财政使用效率,东湖区财政局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以绩效目标为突破口,把绩效管理工作“关口前移”, 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益,加强绩效管理。
  一、多方面绩效管理,规范编制。不断细化、量化绩效目标,对项目设立产出目标和效益目标,实行多目标管理,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式描述目标值,力求突出重点,便于目标实施与考核。
  二、多层次职责划分,明确分工。建立多层次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明确各层级主要任务与职责,要求绩效目标编制按照严谨的工作原则进行。
  三、多次数完善目标,紧密预算。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试点扩面、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实现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申报、审核、批复三同步,推进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监督。
  东湖区财政局“三化”打造财政“大监督”格局
  一、深化财政“大监督”理念认识。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国资管理、收入管理等工作全部纳入财政大监督管理范畴,要求财政干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全程参与财政监督各个环节,积极推动预算管理与财政监督实现“无缝对接”,真正做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关联”,彻底转变财政监督“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局面。
  二、优化财政“大监督”制度体系。构建“预算、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制衡机制,“事前”对预算编制和批复、指标调整、项目立项、专款指标进行审核;“事中”对预算执行、资金拨付、资金使用、资产购置等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并按时核对预算指标和收支执行情况;“事后”对重点项目、社会公众关注热点的民生工程开展绩效评价。形成了财政部门内部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切实提高了财政监督管理水平。
  三、强化财政“大监督”成果利用。建立完善内控机制,充分利用“金财工程”等管理系统软件和预算管理、国库收付、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信息管理子系统,实时监控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实现“预警防范、实时纠偏”,提高财政监督成果利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