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财谱新篇  尽职服务展风采

  农业处“四个突出”助力“三农”发展:一是预算编制突出支农重点。2014年共安排农口预算支出5.4亿元,重点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有效推动了我市农业农村的发展。二是预算执行突出绩效导向。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落实农作物良种、农机购置、水库移民、退耕还林等各项中央、省强农惠农补贴资金2.8亿元,拨付本级安排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资金1.7亿元,确保财政资金及早发挥作用。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积极结合相关部门组织完成2013年度国家菜篮子畜产品生产项目、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精品村建设、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和2014年京秦津秦铁路两侧绿化等重点项目验收,确保财政资金发挥*5效益。强化项目管理,实行“入库制、一单制、要件制、竞争制、奖补制和监督检查制”,建立起规范、安全、高效的农口项目资金管理新机制。三是调查研究突出“深、实、细、准”。深入基层,走访农口各部门、单位,走入有关项目县区,走进田间地头;在群众中听实话、摸实情;深入细致地听取各方面意见,尽力掌握全面情况;分析矛盾,准确把握问题所在,努力谋划解决措施。通过调研,为加强农口部门及项目管理、做好2015年部门预算编制、用好用足上级各项补贴及扶持资金打下了扎实基础。四是学习培训突出能力提升。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系列论述,提升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着重业务技能学习,积极参加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培训及财政综合管理平台使用培训,为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做好准备;加强专业政策学习,组织梳理、研读财政涉农政策,做到人人懂政策、事事有依据,筑牢农财业务基础。
  经建处扎实做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争取上级支持资金。争取上级各类资金7.1亿元,重点用于发展交通运输、中小河流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等。探索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新模式。积极推动新能源公交车PPP模式试点建设,组织编制方案,谋划运营线路,测算经济状况;支持公交车购置融资,采取售后回租的融资方式一次性贷款3亿元,购置565辆清洁能源公交车。二是积极贯彻落实财政政策。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和补贴发放,拨付各类惠民资金5.82亿元。落实综合减排政策。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惩罚性排污费三项处罚措施,规范处罚专项收入的使用管理;健全排污权交易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减排。三是推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筹措资金1.6亿元,对提前淘汰黄标车给予财政补贴;安排资金4.1亿元,实施市中心区燃煤锅炉拆除集中供热并网工程,减少污染物排放;安排资金300万元支持渣土运输车封闭改装及机械化城环建设,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四是保障城市建设和支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确定2014年城建项目资金计划10亿元,支持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拨付资金8.44亿元,支持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特别是支持了唐山港基础设施、三女河机场航线补贴和普通公路维护养护。
  金融处半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促进金融业发展,推进融资落实。积极落实《唐山市金融贡献奖励办法》,安排2014年度金融奖励资金1000万元,激励金融业发展。积极谋划跑办,多途径、多渠道推进融资工作,目前融资已到位48.05亿元,确保了市本级还本付息及建设资金需求。二是利用开行政策,争取棚改融资优惠政策。紧抓国开行棚户区改造贷款给予我市副省级城市统贷统还政策机遇,积极对接国开行,确定统贷主体,筛选*9批申报贷款项目,并拟定《唐山市棚改统贷平台融资实施方案》和《唐山市棚户区国开行贷款资金管理办法》。目前,我市棚户区改造贷款46个项目已经国开行评审通过,贷款额度154.7亿元,期限15年,年利率5.9%;6月底前签订贷款合同63.65亿元,发放贷款资金15亿元。三是加强地方金融管理,消除风险隐患。监督金融企业认真执行财政部《地方金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规定,按月审核商业银行重要经营指标情况统计表,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同时,认真开展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担保企业等绩效评价工作。
  国库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深化县级国库改革,实现乡镇全覆盖。截至到今年6月份,全市18个县区所属的180个乡镇,全部按照省厅要求的改革模式,实现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确保实现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代理银行检查,规范银行代理行为。会同人行唐山中心支行对7家代理行、50个网点采取重点抽查的办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各代理银行的代理支付业务进行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通报,进一步提高了代理银行财政性资金支付与清算业务的水平和质量,规范了各代理银行支付与清算行为,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三是加快资金支出进度,确保考核节点目标。每日通报支出进度,推进预算执行,提高资金支付的及时性和均衡性。每月召开调度会议,动态掌握各业务处室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支付安全、有效。1-6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进度每月均排名全省前三名。四是清理财政对外借款,保证资金安全运行。与预算处协调配合,督导县区加快清理财政借款,同时,抓紧清理本级财政借款。召开清理借款专项会议,按月公布清理借款情况,督导相关处室清旧控新,上半年累计收回借款8.5亿元,为实现省厅要求的年底借款规模比上年压缩30%以上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五是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开展资金增值运作。科学测算专户资金存量及用款规律,在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和安全前提下,依照安全性、流动性、规范性、有效性和收益性相结合原则,开展财政专户资金增值运作,努力提高财政专户资金增值运作水平。上半年增加财政收益1亿元。六是加强审计配合,做好沟通解释。按照市审计局对我局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要求,积极与审计部门沟通,提供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及报表,做好政策解释及数据核对工作,并将审计整改结果及时反馈,妥善地处理了与审计部门的关系,圆满地完成了审计配合工作。
  监督处开展专项检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一是完成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行为专项检查。对全市8个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自查、财政普查、重点企业延伸检查的方式,层层推进,发现注册会计师挂证不执业、收费水平偏低、事务所财务管理普遍虚增成本等10项问题。二是加强重点部门的专项监督检查。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系统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滞留专项资金、扩大开支范围、往来款长期挂账、资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三是组织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开展医药行业全国联动检查,反映医改进展、成效和存在问题。市本级完成妇幼、协和、工人医院的检查,查出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加大自制药品成本、资产核算不实、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开展公共交通行业省市县联动检查,与绩效评价处联合对市公交总公司开展绩效监督;完成较小预算单位人防办、商务局系统的检查,发现挤占专项资金、资产核算不实、扩大开支范围、账外设账、未招标采购等问题。
  采购中心坚持“三个突破”,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采购中心按照“两服务、两提高”的总要求,加强学习落实,创新工作思路,扎实为采购单位和供应商搞好服务,进一步提升了采购质量。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市本级各类采购额1.93亿元,实际采购中标价1.69亿元,较预算节支2497万元,节支率12.91%。一是理论学习上求突破。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及理论业务学习制度。从理论学习、哲理教育、案例分析、工作培训、警示教育、业务交流等六方面入手,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真正实现了学习与培训结合,讨论与沟通同步,为业务操作及时充电,丰富经验,做到了边实践、边学习、边提高。二是精神风貌上求突破。工作中在提质提速服务上下功夫,确保我市的民心工程、重点工作如期完成。如双瓮式厕所洁具改造项目采购、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关标准化管理认证机构采购、唐山市燃气公交车采购等项工作均做到了高质高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三是改革创新上求突破。今年,采购中心对内部操作进行重大改革,实行“分段操作”,实现“团队作战”。同时,进一步规范技术需求和工作责任,加强采购平台建设,把好评标关和验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