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汽开区上半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48.4%

  从汽开区召开的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调度会上获悉,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长春汽开区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逆势上扬,主要指标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特别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一项跃居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之首。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汽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0.6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全年任务的48.7%;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1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全年任务的52.5%;全口径财政收入64.16亿元,同比增长48.4%,完成全年任务的62.9%;实现实际利用内资77.1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全年任务的61.5%;实现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完成全年任务的54.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全年任务的36%。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开发区多年坚持执行“做大、做强、做稳、做全”汽车产业战略的结果。
  区内整车企业产销两旺。上半年,一汽产销实现较大增幅,达到152.5万辆和1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5%和9.77%。其中商用车产销16.86万辆和15.73万辆,乘用车产销135.68万辆和137.21万辆。一汽大众公司产销88万辆和9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6%和23.63%,长春丰越产销6.8万辆和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7.21%和66.06%。一汽解放产销6.75万辆和6.4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08%和48.3%。
  “十二五”大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5.1亿元,同比增长20%;受一汽大众、一汽轿车、一汽解放产销两旺带动,全区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单月产值接近10亿元大关。1-6月份,该开发区净增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户,共实现产值5亿元,藤仓线速、曼胡默尔、古河线速等新入区企业已投产达效,拉动该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值增长6个百分点。全区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从2012年的19户增加到2013年的26户,预计今年年底之前有望达到30户以上。
  重点项目继续加速集聚。伴随着汽开区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中外重点汽车项目继续加速集聚,新引进和储备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区开工项目达52个,其中,工业项目48个,商业项目3个。投资5亿元的常州星宇车灯项目、投资5.3亿元的浙江世纪华通内饰件项目、投资4亿元的雪龙汽车风扇等项目开工建设。一汽大众EA211等项目进展顺利,年产能30万辆的一汽大众Q工厂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另外,汽开区坚持整车带动配套招商思路,努力引进重大汽车零部件项目入区。突出抓好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天津等地零部件企业定向招商活动,已与10余户企业达成投资意向。同时,积极抓好项目跟踪储备。截至目前,共跟踪储备工业项目235个,商业项目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