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一共几门几年考完?备战cpa的小伙伴注意啦!专业阶段共涉及6门课程——《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且必须在连续5年时间内全部通关,建议提前规划好科目报考顺序,避免错过成绩有效期,下面就让高顿cpa小编为您解答。
cpa一共几门几年考完一、cpa一共几门几年考完?
根据最新政策,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共6门科目,要求考生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综合阶段仅1门科目,无时间限制,但需在通过专业阶段后报考,这一设置既保证了专业能力的深度,也为考生提供了灵活的备考节奏。
2026年cpa考试时间预计为8月22日-23日,专业阶段压缩至两天,考生需精细化安排:
1、基础夯实期(3-6月)
每日3-4小时学习,优先攻克《会计》《审计》等核心科目。
搭配网课梳理框架,辅以章节习题巩固知识点。
2、强化突破期(7月)
针对薄弱环节专项训练,如《财管》公式推导、《税法》跨章节计算。
整理错题本,总结高频考点(如《经济法》公司法案例)。
3、冲刺模考期(8月)
全真模拟机考系统,适应答题节奏(如《战略》简答题时间分配)。
背诵《经济法》法条、《战略》模型,关注考前押题动向。
避坑提醒:避免“会计+审计+财管”三科同期报考,计算量过大易导致心态崩盘;零基础考生慎选一年六科,合理规划更易上岸。
二、cpa考试科目怎么科学搭配?
cpa专业阶段涵盖《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科,科目间逻辑关联性强,合理搭配可提升效率:
1、零基础考生:优先选择《会计》+《税法》或《经济法》。《会计》是核心基础,与税法、经济法的关联度较高,适合循序渐进。
2、时间充裕者:可尝试“三科联动”,如《会计》+《审计》+《税法》。审计依赖会计知识,税法与会计实务结合紧密,三者协同攻克效率更高。
3、冲刺型选手:全职备考者可挑战《会计》+《财管》+《战略》。财管与战略内容互补,会计打底后快速突破剩余科目。
关键原则:优先报考《会计》,避免后续科目因基础薄弱受阻;难易科目搭配(如《审计》+《经济法》)平衡压力;关联科目合并学习(如《税法》+《经济法》)强化记忆。
三、cpa各科备考重点是什么?
cpa各科目特点差异显著,需针对性突破:
《会计》: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核心章节占分超40%,需结合案例理解会计分录逻辑。
《审计》:实务导向强,需掌握审计流程、风险评估及职业道德,建议通过上市公司案例强化应用能力。
《财管》:公式密集(如资本预算、成本分析),需熟练运用Excel提升计算速度,避免死记硬背。
《税法》: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为高频考点,关注政策更新(如2026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调整)。
《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条需对比记忆,结合真题理解裁判逻辑。
《战略》:框架思维是关键,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需灵活运用于案例分析。
备考技巧:分阶段推进,基础阶段精读教材,强化阶段刷真题,冲刺阶段模拟机考,重点突破高频错题。
以上就是【cpa一共几门几年考完?这个一定要看看】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