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注会考几门?
注会考试分专业+综合双阶段,共7门科目。
专业阶段涵盖《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科,综合阶段仅1科《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2025年考试时间定为8月23日至24日,专业阶段分两天进行,综合阶段在8月24日当天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会计》科目因报考人数过多,部分考区将增设第二场考试,考生需以准考证标注的场次为准。
二、注会专业阶段各科目的合格标准是什么?
每科满分100分,60分即为合格,但各科特点与备考难度差异显著:
《会计》:核心科目,难度“天花板”
覆盖企业合并、合并报表、金融工具等高难度内容,需理解分录逻辑而非死记硬背;
通过率约18%,建议优先备考,为其他科目打好基础。
《审计》:实务导向,逻辑性极强
需掌握审计流程、风险评估及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占比超60%;
通关关键:结合《会计》知识理解审计逻辑,避免死磕教材条文。
《财管》:计算量大,公式密集
涵盖资本预算、成本分析、期权定价等模型,机考环境下需熟练使用Excel快捷键;
备考陷阱:切勿陷入题海战术,需提炼公式背后的逻辑。
《税法》:政策更新快,实务性强
2025年重点关注增值税留抵退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新政;
抢分技巧:按税种分类整理税率与优惠政策,避免混淆。
《经济法》:法条记忆为主,案例为辅
重点章节为《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需结合上市公司案例理解法条;
记忆口诀:用“主体-行为-责任”三步法串联知识点。
《战略》:框架性内容,易学难精
核心模型包括SWOT分析、波特五力、价值链,需通过企业案例理解战略思维;
提分关键:绘制思维导图,避免陷入细节堆砌。
三、大龄考生如何高效突破注会难关?
年龄不是壁垒,方法才是王道。2024年数据显示,41-45岁考生综合阶段通过率达76.3%,远超年轻群体,原因在于:
1、经验转化:用职场案例替代死记硬背
例如,用企业并购案例理解《战略》中的协同效应,用审计底稿实操匹配《审计》考点;
2、时间管理:碎片化学习+精准突破
通勤时间:用App刷《经济法》法条音频,上下班路上完成30分钟学习;
周末攻坚:集中突破《财管》计算题,用Excel模板练习现金流折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