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全称“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是由中国财政部统一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
作为国内财会领域的“黄金证书”,cpa不仅是审计报告的唯一签字权资质(需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满两年),更是企业财务合规、战略决策的核心保障,其知识体系覆盖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大核心领域,考试难度高、通过率低(专业阶段单科平均通过率约20%-25%),被誉为“财会界的MBA”。
二、2026年cpa考试时间官方公布了吗?
根据历年规律,2026年cpa考试预计于8月22日-23日举行,具体科目安排如下:
1、专业阶段(8月22日-23日)
8月22日:会计(第一场)、税法、经济法
8月23日: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注:会计科目因报考人数较多,部分考区可能增设第二场考试。
2、综合阶段(8月23日)
分上下午进行《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侧重实务案例分析。
科目搭配建议(以3年通关为例):
第一年:会计(核心)+税法(关联性强)+经济法(记忆为主)
第二年:审计(逻辑性强)+财管(计算量大)+战略(框架清晰)
第三年:冲刺综合阶段,强化跨学科整合能力。
三、零基础考生如何高效规划cpa学习时间?
1、基础阶段(2025.10-2026.6)
每日2-3小时:精读教材,搭建知识框架,重点突破会计、审计等核心科目。
工具辅助:搭配高顿网课、真题解析,标注高频考点(如《会计》长期股权投资、《税法》增值税计算)。
2、强化阶段(2026.7-8月中旬)
每周3次机考模拟:适应电脑答题,训练公式输入速度(财管科目需重点练习)。
错题复盘:按章节梳理易错点,如经济法案例中的“公司法”条款混淆点。
3、冲刺阶段(2026.8下旬-考前)
每日4小时:背诵经济法法条、战略模型,限时完成模拟卷(建议近3年真题至少做3遍)。
考前聚焦:关注新增考点(如ESG信息披露),调整作息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