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cpa考试时间安排在哪天?
根据近年考试周期推测,2026年cpa考试预计仍将延续“专业+综合”两阶段模式,考试时间大概率安排在8月下旬,具体来看:
专业阶段考试:通常为期2天,涵盖《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科。参考2025年安排,考试可能集中在8月22日至23日,部分热门科目(如《会计》)可能分两场进行,以缓解机位压力。
综合阶段考试:1天完成,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通常与专业阶段最后一天(8月24日)重叠,但考试时段错开。
注意:2026年具体时间需以中注协官方公告为准,建议考生提前关注报名简章,避免错过重要节点。
二、cpa考试科目有哪些?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
1、专业阶段(6科):
必考科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成绩有效期:单科合格成绩保留5年,考生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否则过期科目需重考。
2、综合阶段(1科):
科目内容:《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侧重实务能力考核,无时间限制,但建议在专业阶段通关后尽早报考。
3、高效备考策略:
零基础考生:首年报考《会计》+《税法》或《经济法》,夯实基础;
在职考生:选择《审计》+《战略》或《财管》+《经济法》,平衡难度与时间;
学霸型选手:冲刺《会计》+《审计》+《税法》三科,缩短取证周期。
三、cpa备考时间如何规划?
cpa考试难度高、知识点密集,科学规划复习节奏至关重要:
1、基础阶段:
任务:通读教材,搭建知识框架,完成章节习题。
重点:《会计》掌握分录逻辑,《财管》熟悉公式推导,《经济法》梳理法条关联。
2、强化阶段:
任务:刷近5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专项突破薄弱环节。
工具:利用机考模拟系统训练答题速度,尤其《财管》需提升计算效率。
3、冲刺阶段:
任务:全真模拟考试,查漏补缺,背诵《经济法》《税法》核心法条。
心态:调整作息,模拟考场环境,避免考前焦虑。